临安城美食录 第1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小七:“……”他家阿郎审美就是独特!
  蒸好的寒燕分成豆沙版和传统版,一个礼盒放六只,取“六六大顺”之意,供食客们任意选择——当然,都是正常的飞燕形状,只不过豆沙版的寒燕为了能装下更多馅料,个头稍大而已。
  至于小猪豆沙包,还是关起门来自己吃比较好。
  原以为本朝人民会更偏爱传统风味,却没想到豆沙版的寒燕销量更好。
  “没想到这东西加了馅料更好吃,从前怎么没想到。”
  有人附和:“是啊,从前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豆沙版本的销量太好,对比之下传统口味就显得有些门可罗雀,不到半日就被豆沙版甩开一大截。
  为了让两种寒燕同时售出,林稚只好稍稍调下价格,把它们混合着卖。到了傍晚,总算将两种寒燕都卖了出去。
  沈小七捧着自己挑出的那碗豆皮豆沙,假装抹泪道:“早知道我就多挑出一些了!”
  将入夜时,孟琼舟迈进林氏食铺。
  林稚和沈小七正在吃暮食,看见那抹熟悉的绯红衣袂,沈小七把头扭到一边,林稚则放下筷子,“孟少卿可是来用暮食?”
  孟琼舟看了看他,道:“来买礼盒。”
  林稚“啊”了一声,弯了弯眼睛:“孟少卿来得太巧,寒食礼盒一炷香前刚好卖完。”
  孟琼舟垂下眼帘,瞧见食案上那几只小猪,“不是还有吗?”
  林稚:“……”
  救命,孟琼舟要吃小猪豆沙包!
  确定对方没在和他开玩笑,林稚忍俊不禁地给他装好。
  “……孟少卿请拿好。”
  不愧是长了个二十一世的胃,一眼就相中了二十一世纪的食物!
  作者有话要说:
  不光相中了二十一世纪的食物,还相中了二十一世纪的人
  1“麦粥”和“冻姜豉”做法参考《边缘历史》
  第27章 太庙祭祀
  为期三天的火禁眨眼结束,很快,清明就要到了。
  林稚拿着火折子,边点燃柴火边和沈小七闲话家常:“听说每年清明寅时,官家都会让几十个小太监围在一起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怎么钻,怎么取啊。”从来没听过这些新鲜事的沈小七一脸好奇。
  “就是用削尖的枣木橛去钻干透的榆木疙瘩,利用摩擦生热钻出火星子,慢慢地火苗就燃起来了。”
  “摩擦生热”对沈小七来说是个陌生词汇,但他很好地理解了其中含义,咧着嘴念叨:“榆木疙瘩……那得多难钻出火苗来啊。”
  “确实很难。”林稚顺着他的话道,“不过宫里有那么多人,总会有一个成功的。最后成功的那个人能得到一笔丰厚的赏赐,因为他为皇家带来了新火。”
  沈小七才不管什么新火不新火,那些对他来说都太过遥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