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相沙漏[刑侦] 第115节(2 / 4)
海姝说:“就比方说,一些诸如‘官商勾结’、‘任人唯亲’之类的流言。”
柯父沉下脸,柯母张了张嘴,显得很难堪。
海姝解释道:“我当然清楚二位是清白的,不说别的,就是当年小棉姐成为特勤,是有最严格的家庭成员调查,如果你们有问题,当时就会出结果。但很多时候,真相在呈现在别有用心的人眼中时,是扭曲的。”
柯父点点头,“你确实提醒我了,往前数个十年,我们柯家,那是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啊。”
早些年受舆论环境影响,老百姓茶余饭后喜欢议论“当官的”,媒体人摸到了这个风口,自然要在这上面做文章。那时柯老爷子还在位置上,柯家的少壮一代全都很争气,做出成绩之后升得很快。外人只看得到柯家的人平步青云,看不到他们做文的通宵加班,做武的冲到缉拿犯罪分子的第一线,流血负伤。于是当年有个说法——柯老爷子在上头,柯家鸡犬都能当局长。
也是在那段时间,岳家赶上了城市发展的东风,规模迅速扩展,仿佛眨眼间就成了行业龙头。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没有质疑的声音就怪了。一般人议论岳家向柯家行贿,柯家收钱办事,官商狼狈为奸,更有心思的人直接向上举报柯老爷子。柯家没少迎接调查,但调查结果都说明,柯家行得正坐得直,外面的传言是子虚乌有。
这样的调查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柯老爷子也是因为这些非议,想要将谣言带给年轻一代的影像降到最低,才不到年限就主动退了下来。
柯父说:“我敢指天发誓,我们柯家绝对没有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海姝说:“我想跟您确认一个时间点。当年华召云买凶杀害李实时,柯老先生还在位置上吗?”
柯父回忆片刻,“他老人家就是在那一年退的,哎,他其实还有精力,也还想多做点事,但是接连被举报,在外面,我们柯家的名声是越来越差啊!”
与柯父柯母道别时,海姝没有看到温叙,她将车开出一段距离,停下来,安静思索。柯小棉这里缺失的那一条暗线,她似乎已经找到了。这一刻,春梅这个标志,完整地将三起命案串联到了一起。
柯家清廉不阿,然而在芸芸众生眼中,柯家就是官商勾结,就是任人唯亲,内部的调查做得再细致也没有用,即便当时有公示书出来,人们还是可以说:自己查自己,能查出问题就有鬼了。
这样的事别说十年前,就是现在,也屡见不鲜。
在凶手眼里,柯小棉和华易、水静深一样罪孽深重,因为他们享受了犯罪的好处,就该承担犯罪的责任。
海姝一踩油门,赶回寒原市局,再次调出华召云□□案的卷宗。
市局负责这次合作的队长姓郝,他问:“海队,粉梅案难道和华家的案子有关?”
海姝问:“李实遇害之后,相关调查是不是进行得很困难?”
郝队想了会儿,“你这么问的话……当时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第96章 粉梅(27)
27
郝队回忆, 几十年前寒原市的治安很差,这倒不是因为寒原市特别乱,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 很多城市都这样。寒原市是什么时候从混乱变得稳定?是在柯咏真进入市局, 开始真刀真枪地对付犯罪势力之后。
柯咏真便是柯老爷子,柯小棉的爷爷。
柯咏真是从部队退下来的, 一身正气,且不是花架子, 抓人缉凶他亲自上,将当时十分萎靡的士气鼓舞了起来。柯咏真在特警支队干了十多年, 盘踞在寒原市的黑势力要么被抓起来关进监狱, 要么溜得早,不敢再回寒原市为非作歹。
因为突出的功绩,柯咏真被提拔成了副局长、局长, 后来更是调去市里更高的位置, 分管警察系统。在他的威慑下, 寒原市那几年没有发生过重大案件。
但他多年的雷霆手段也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坊间开始出现关于他“官商勾结”、“提拔子辈”的传闻。警察们当然相信他的清白, 但检察院接到举报后,不得不一次次对他、对其他柯家人进行调查。调查的风声一传出去,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以为他不干净,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 再被有心人利用, 寒原市到处都听得到人们大骂柯家。
柯咏真起初并没有受到谣言的影响, 他是很老派的人, 年轻时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特种兵,壮年时是市局惩治罪恶的定海神针, 他问心无愧。
然而在污蔑和脏水面前,哪个人说自己问心无愧,只会沦为看戏者的笑柄。
即便是柯咏真这样的“铁人”,也经受不住了。如果不是这些子虚乌有的中伤,他能够在岗位上光荣退休。可大约是对无休无止的调查终于感到疲倦、力不从心,也不愿耽误优秀的子辈,他选择了主动离开。
警界失去他之后,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平静,那是犯罪的眼睛正在静观其变。不久,早就被打压下去的乱象再次席卷而来,市局、各个分局早就习惯了柯咏真坐镇,在动荡中仓皇应对,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各种犯罪势力也试探到警方处在青黄不接的阵痛期,大势作案,柯咏真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带来的稳定差点功亏一篑。 ↑返回顶部↑
柯父沉下脸,柯母张了张嘴,显得很难堪。
海姝解释道:“我当然清楚二位是清白的,不说别的,就是当年小棉姐成为特勤,是有最严格的家庭成员调查,如果你们有问题,当时就会出结果。但很多时候,真相在呈现在别有用心的人眼中时,是扭曲的。”
柯父点点头,“你确实提醒我了,往前数个十年,我们柯家,那是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啊。”
早些年受舆论环境影响,老百姓茶余饭后喜欢议论“当官的”,媒体人摸到了这个风口,自然要在这上面做文章。那时柯老爷子还在位置上,柯家的少壮一代全都很争气,做出成绩之后升得很快。外人只看得到柯家的人平步青云,看不到他们做文的通宵加班,做武的冲到缉拿犯罪分子的第一线,流血负伤。于是当年有个说法——柯老爷子在上头,柯家鸡犬都能当局长。
也是在那段时间,岳家赶上了城市发展的东风,规模迅速扩展,仿佛眨眼间就成了行业龙头。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没有质疑的声音就怪了。一般人议论岳家向柯家行贿,柯家收钱办事,官商狼狈为奸,更有心思的人直接向上举报柯老爷子。柯家没少迎接调查,但调查结果都说明,柯家行得正坐得直,外面的传言是子虚乌有。
这样的调查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柯老爷子也是因为这些非议,想要将谣言带给年轻一代的影像降到最低,才不到年限就主动退了下来。
柯父说:“我敢指天发誓,我们柯家绝对没有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海姝说:“我想跟您确认一个时间点。当年华召云买凶杀害李实时,柯老先生还在位置上吗?”
柯父回忆片刻,“他老人家就是在那一年退的,哎,他其实还有精力,也还想多做点事,但是接连被举报,在外面,我们柯家的名声是越来越差啊!”
与柯父柯母道别时,海姝没有看到温叙,她将车开出一段距离,停下来,安静思索。柯小棉这里缺失的那一条暗线,她似乎已经找到了。这一刻,春梅这个标志,完整地将三起命案串联到了一起。
柯家清廉不阿,然而在芸芸众生眼中,柯家就是官商勾结,就是任人唯亲,内部的调查做得再细致也没有用,即便当时有公示书出来,人们还是可以说:自己查自己,能查出问题就有鬼了。
这样的事别说十年前,就是现在,也屡见不鲜。
在凶手眼里,柯小棉和华易、水静深一样罪孽深重,因为他们享受了犯罪的好处,就该承担犯罪的责任。
海姝一踩油门,赶回寒原市局,再次调出华召云□□案的卷宗。
市局负责这次合作的队长姓郝,他问:“海队,粉梅案难道和华家的案子有关?”
海姝问:“李实遇害之后,相关调查是不是进行得很困难?”
郝队想了会儿,“你这么问的话……当时我们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第96章 粉梅(27)
27
郝队回忆, 几十年前寒原市的治安很差,这倒不是因为寒原市特别乱,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 很多城市都这样。寒原市是什么时候从混乱变得稳定?是在柯咏真进入市局, 开始真刀真枪地对付犯罪势力之后。
柯咏真便是柯老爷子,柯小棉的爷爷。
柯咏真是从部队退下来的, 一身正气,且不是花架子, 抓人缉凶他亲自上,将当时十分萎靡的士气鼓舞了起来。柯咏真在特警支队干了十多年, 盘踞在寒原市的黑势力要么被抓起来关进监狱, 要么溜得早,不敢再回寒原市为非作歹。
因为突出的功绩,柯咏真被提拔成了副局长、局长, 后来更是调去市里更高的位置, 分管警察系统。在他的威慑下, 寒原市那几年没有发生过重大案件。
但他多年的雷霆手段也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坊间开始出现关于他“官商勾结”、“提拔子辈”的传闻。警察们当然相信他的清白, 但检察院接到举报后,不得不一次次对他、对其他柯家人进行调查。调查的风声一传出去,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以为他不干净,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 再被有心人利用, 寒原市到处都听得到人们大骂柯家。
柯咏真起初并没有受到谣言的影响, 他是很老派的人, 年轻时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特种兵,壮年时是市局惩治罪恶的定海神针, 他问心无愧。
然而在污蔑和脏水面前,哪个人说自己问心无愧,只会沦为看戏者的笑柄。
即便是柯咏真这样的“铁人”,也经受不住了。如果不是这些子虚乌有的中伤,他能够在岗位上光荣退休。可大约是对无休无止的调查终于感到疲倦、力不从心,也不愿耽误优秀的子辈,他选择了主动离开。
警界失去他之后,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平静,那是犯罪的眼睛正在静观其变。不久,早就被打压下去的乱象再次席卷而来,市局、各个分局早就习惯了柯咏真坐镇,在动荡中仓皇应对,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各种犯罪势力也试探到警方处在青黄不接的阵痛期,大势作案,柯咏真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带来的稳定差点功亏一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