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一三章 树欲静风满楼(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是枉费我爷爷和你高祖父为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打生打死,最后流落到一个小岛上。内有独派人士不在乎,任由史料荒芜;外有强国雀占鳩巢地窃据功劳。唉!不值得啊!还好,在你这个时空,你还有机会改变一切,让歷史从头到尾保持真相吧!」黄潮生气呼呼地边说,边拿起一颗西施舌,又称贵妃蚌的贝类,直接就放在嘴边用力吸允着,似乎要把所有怨气给发洩出来。
  「生哥,那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依据你过往的辅导经验,苏联支援中国抗日的目的是什么,苏联为什么不把物资交给中共呢?」王绍屏问完之后,看到黄潮生满脸鄙夷地神情,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问了个蠢问题,才不好意思的补了一句:「我是看对岸拍的影视剧作,好像苏联对国府还挺不错的,但到了我这里,他们怎么老是找我麻烦?我是想检讨一下。」
  黄潮生嘲讽地笑道:「你想太多!知道1938年到1939年之间,东北和蒙古边界的日、苏两次诺门罕衝突吧?」
  王绍屏点点头:「强国的影视剧作都说日军被苏联强大的装甲部队打得惨败,差点全军覆没!」
  「如果那可以信,狗屎都能吃了。要是日本人那么不堪一击,就不会打了两次。光是一次,日本人就吓得屁滚尿流了,还打第二次?
  而且如果日本真那么脆弱,苏军就不会花了3万吨弹药。要知道史达林格勒反攻战,苏军也才耗费8万吨弹药。即便用了这么多的火力,在后来解密的苏联档案里,苏军根本不是如原来宣传的只死伤五、六千人,而是付出高达2万5千人的伤亡。如果再加上蒙古军的伤亡,和日军老实说自己的五万多人伤亡,双方几乎是旗鼓相当。
  这场战争,日本人是输在资源匱乏,如果他们有更多的钢铁,全部用来发展机械化部队,那么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这场仗,可以看出苏联内心里,对日本的恐惧。
  说是援助中国,其实是年息3%的贷款,目的当然是要老蒋拖住日本,不要日、德一起夹击苏联罢了。在诺门罕衝突结束,双方签订互不侵犯的苏日中立条约后,苏联不就开始停了支援中国?因为目的达到了嘛!为什么不把援助交给中共?怕他们还不起贷款啊!还有,看谁有实力拖住日本嘛,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问吗?」
  「唉!顾维钧说的对,国与国的交往就是现有的利益交换,和未来利益的布局。」王绍屏叹了口气,拿起一隻油鸡腿,狠狠地啃了一口。
  「你现在应该好好想一想该怎么结束这场莫名其妙提早发生的战争了!北方你想拿下来,日本人应该也不会多废话。但是华中一带,我们不能直接插手,老是送补给、增加援军的,真不是办法!以国府现有的战斗能力,恐怕这个仗会越打越大。还是赶快让希特勒或英、美、法等列强调停吧。」黄潮生又嚼完一片五味章鱼,意犹未尽,继续左顾右盼地看着菜盘上的美食然后说着。
  「我也想啊!但是这面子拉不下来,如果让这些列强知道我们急着停战,恐怕它们和日本会勾连在一起,想办法咬我们一大口吧?」现在换王绍屏照着刚刚生哥的脚步,开始准备也把冷盘偷吃的遍。所以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光復了东北,又将平津的日本驻屯军赶下海。自己风风光光之后,那华中呢?难道调停之后,保持现状?那委员长的面子要往哪搁呀?
  小咪突然走进了厨房,拍掉王绍屏正要偷抓菜的手,假装生气的说:「晚宴的冷盘都快被你们俩偷吃完了!」
  「明明就准备很多,我和生哥偷吃一桌,不过是排盘难看一点罢了。除了宾客之外,我们不是为自己准备了八桌?」这种打情骂俏的话,黄潮生可不想,也不能参与,于是就悄悄地想从两人身后溜走。
  只听小咪说:「一桌你和生哥,还有特邀地贵宾们一起吃;一桌给长辈们,剩下的就是我们女人和阿猫阿狗的了…。」王绍屏听到之后,忍不住跳起来,喊了一大声:「什么?」
  黄潮生也被小咪这段话惊到了,他自己就能消化一桌啊!只听王绍屏大喊:「加桌、加菜…。」
  这时却有个人慌慌张张地从门口跑进来,把刚好正要转身回厨房争取权益的黄潮生,从后面撞了一个脚步踉蹌。
  黄潮生转头定眼一看,原来是另一个大秘书王念平。
  「表哥大,老闆在吗?」所有的王家人都叫黄潮生做表哥大,以和姓陈的表哥群里的大表哥陈忠平作区隔。
  「什么事?」王绍屏听到王念平声音,立马转头问道。
  「老闆,上海最新战报。」王念平把电报递了过来,这时之前王绍屏吩咐的,让上海三堂哥王绍彰每一小时汇总一份战况,电传到台北来。
  这份战报和一个小时前差异不大,但多了一份伤亡名单。王绍屏很快看了一眼。名单上是按军种、官阶大小来划分,但若是伤亡人员的事件有所相关,就会罗列在一起。比如第一列的264旅少将旅长黄梅兴,和他的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同时在陆家桥阵亡,俩人就同放在第一列。虽然王绍屏不认识这两人,但看到旅长阵亡,他还是问了一句:「264旅覆灭了吗?」
  「没有,日军用迫击砲小队,实施打带跑战术,刚好突击了264旅旅部。黄梅兴少将和邓洸中校在抢救通讯排伤员时,遭遇后续的火力覆盖,被迫击砲砲击身亡。」王念平知道王绍屏非常在乎伤亡,所以他想办法把这些阵亡将士的死因都查的一清二楚。
  「没有医护兵吗?需要旅长亲自救护?」王绍屏有点讶异。
  「国府医疗人员太少,只有旅部有一个医护排,据说是离得太远,所以…。」王念平话还没说完,王绍屏就下令道:「在内地大规模招募医护人员,成立医护队,由我们发薪水,给国府送去。务必每一个班有一个医护兵,一个排有一个医护班,一个连有一个能成立急救站的排,一个团能有能基础手术的战地救护站,一个旅得有能应付大型手术的野战医护站,一个师有能接收后送的战地医院。每一个战地都得成立一个完善的医护中心。华中人手招不齐,从北方招募,从华南、西南动员。」王念平立刻拿个小本子记下来。
  「第二列上面写的是524团团附黄永淮中校,524团的团附不是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吗?」
  「团附原本是黄永淮,谢晋元是团部参谋主任代理524团团附。他在日军16师团第一波埋伏中,左眼中弹,被红十字会的救伤队后送到公共租界,在德国人开办的宝隆医院医治。不过,手术完他才刚甦醒过来,就立刻再回524团。在虹桥机场争夺战中,身先士卒,身披数弹不幸阵亡。据说他身亡之际,还高呼『军人唯有战死沙场,才算死得其所!兄弟们!跟我衝!』之后遭日军机枪扫射,阵亡在衝锋的路上。」王念平很冷静的把事发经过说了一遍。
  但王绍屏却忍不住激动起来:「不是叫他们不要衝锋吗?火力开道!用火力开道,他们怎么讲不听呢!」小咪在旁边安慰着说:「台生,不要难过了,这是习惯。国军穷惯了,我们给再多补给,他们一时也改不过来。」
  「不行!这样不行!委员长的嫡系我管不着,但现在要去淞沪战场的第十九集团军不能再这样搞,让白崇禧把它们全送来台湾短期集训三天…,不!一天,直接用训练仓把我们的作战方法给他们洗脑,让这些作战方式成为他们骨子里记忆,刻在灵魂中潜意识,变成自然而然的反射动作!就跟白崇禧说,我们要给他们体检、换装,把这些人都送过来。一天后,再上战场。」王绍屏激动的说着,王念平点点头地记下来。
  王绍屏看完陆军伤亡名单,就翻开第二页的空军名单。第一列的名字是空军第3大队空军副大队长兼空军第8队队长王天祥上尉,他不认识,但他看王天祥是支援地面轰炸,但遭遇敌机,击落两架后,座机遭重创后,墬地阵亡。
  「为什么轰炸任务,没有护航战机?要支援地面战机自行战斗?还有,他们没配发降落伞吗?」王绍屏不算质问,而是困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