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六五章 各方震动(1 / 2)
1933年5月14日这一天铁定要载入史册,即便真正的战事一直到五月27、28号这两日才真正尘埃落定,但5月14日这一天的连续打下日、苏多块土地,已经震动四方。
从备战开始,林蔚一直都没被邀请进指挥中心,甚至连告知都没有,等到事情见诸报纸,南京政府来电询问,对,是询问,委员长不是训斥,而是询问。林蔚整个慌张了,他很担心他被王绍屏拋弃了,加上他之前曾上书委员长辞职,所以林蔚很担心一直脚踏两条船的他会两头落空。不过后来王绍屏亲自向他解释,是怕他在王家和南京之间为难,加上保密的需要,不想透过中央让日本提早得到消息。林蔚在这次深谈之后,才完全放下心来,也决定跟着实力雄厚的王家一起走。
林蔚放心了,但在南京的委员长却更紧张了。一是一向倚重的消息来源林蔚都没办法取得最新消息,还得从报纸上才知道王家的动作,自己对王绍屏似乎完全失去掌握的能力;二是海外王家的实力太强大了,光是收復外东北、库页岛、琉球群岛、台湾和多打下了北海道,任何一个目标都不是国府能做到的。虽然从王家给各大报纸的一些照片看不出来什么端倪,但透过林蔚的转述,王家採取的是海陆空三军齐发的登陆战。
中央现在才刚接收英美的旧舰队,完全还没形成战力,而王家却早有这样的能力了。那过去他还担心个屁啊?如果王家一开始就有异心,早把他的南京政府打到找不到北,怎么可能还好好和他谈合作?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听手下那群心腹、学生胡扯,现在才会把事情搞得无法收拾。
「现在还有不长眼的,建议可以协助日本和王家和谈,以便从中渔利。真是一群蠢猪!」要不是和自家夫人讲话,委员长早就把「娘西匹」三个字前前后后飆出好几遍了。
「达琳,你就别气了,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和台生谈谈,看怎么修补过去的关係。」聪明的蒋夫人直接就点出问题的重点。
「难啊!」委员长知道这种信任,就像夫妻之间的信任一样,一次外遇还有机会祈求原谅,但除了自己默许之外,手底下那些人还瞒着自己,一次又一次找王家麻烦,就是泥菩萨也会有三分火气了,再怎么贤妻良母也应该翻脸了!
「你不是已经找人去请杨畅卿先生说和吗?说不定会有好消息。」蒋夫人再次聪慧地点出关键。
「是啊!不知道畅卿出发了吗?」由于为了保密,委员长派了贺耀组去执行这项秘密任务之前并没有安排好联络人。最主要是像个筛子的南京,委员长也不知道该找谁才能完全秘密进行。所以委员长也完全不知道杨永泰和贺耀组遭遇袭击的事情,现在两人相继身受重伤,已经被派给杨永泰的王家暗卫送到满庄急救。根本没有前往阿拉伯面见王绍屏,甚至这个消息也刚抵达脚不沾地忙着復仇计画的王绍屏桌上,夹在一堆密件的资料夹里,还没被王绍屏翻阅过。
不只委员长急得跳脚,日本反应更是激烈,先是在第一时间学王家召开环球国际记者会,向国际控诉王家侵略日本本土和殖民地。但除了日本本土的记者会之外,其他世界各地大使馆召开的记者会几乎都没有媒体捧场;因为王家第二场全球记者会也正在召开。所有的媒体都向这一场盛会倾斜,加上也不想得罪实力雄厚的王氏家族,也就故意忽略了日本的场子。最可怜的是,除了日本本土各大报纸在第二天纷纷控诉王家违反国际法,把日本塑造受害者之外,其他国际各大媒体都纷纷报导王家提供的资讯,把日本形容成不堪一击,但非常喜欢偷袭的暗黑国家。最噁心的是,各大媒体还用大篇篇幅比对日本歷次战争,无论是征服朝鲜、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九一八,日本的攻击模式。似乎还真有那么回事,日本每次都採取主动,进行不宣而战的偷袭,以小博大的展开押上国运的冒险战争。
记者会这件事,日本搞得灰头土脸之后,马上日本内阁又想出新招。在五月十六日这天,向国际联盟投诉,并申请维和部队。但国联的列强代表在未收到本国训令之前,皆以王家并非国家而投票拒绝受理调解。至于维和部队,国际联盟请日本先按规定缴纳保证金(避免之后赖掉雇佣兵军费的押金),并提出维和计画的详细执行内容(通常是停战线的划定范围,维和部队驻扎地点,还有停火谈判的条件…等等)。
对于国联的态度,日本人当场就傻眼了,想私下向列强贷款,但无论之前的盟友英国,或是摆明要明哲保身的法国,还是一向对外财大气粗的美国,皆纷纷婉拒。本来就面临财政危机的日本,面对巨额保证金和维和部队需要的庞大军费,根本无力负担。雪上加霜的是,当日本代表团还在研究维和计画相关条款,正在研拟维和计画时,国联秘书处的人却在这个时候上门,向日本代表追讨多年积欠的年费。「大日本帝国有钱能申请维和部队,想必应该能缴纳多年积欠的国联年费吧?」这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让驻国际联盟的日本代表松冈洋右,在顏面尽失的情况下,愤而退席。
在日本内阁的授意下,松冈洋佑在第二天的国联大会上,公开宣称国联无法主持正义,日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宣布退出国联。歷经九一八事变的国联制裁下都想办法留在国联的日本,在面对王家报復,缺乏国际奥援的情况下,又被追讨鉅额的国际联盟年费,终于看清楚立足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实力,而非口才便给的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据理力争,就能达到自己的外交目的。当然他们也体会了九一八发生时,中国求救无门的心情,决定退出这个对阻碍日本有馀,但帮助有限的鸡肋国际组织。
不过,日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向之前合作过的德、苏再次派出特使。更祕密要求驻美大使馆联系美国国务院,希望得到这个经济日趋稳定,但野心勃勃大国的援助。另外,他们也向满庄派出王绍屏的老朋友土肥原贤二,要求面见王绍屏,直接商讨赔礼停战的细节,为自己争取到喘息的机会。至于武力对抗?吃鱉这么多次的日本已经在短期之内不抱持任何希望,「除非能取得王家的飞机技术,才有可能正面对抗王氏集团」已经成为全日本政坛的共识,所以日本政府全体上下已经决定学习德川家康等待杜鹃自啼的「不急哲学」以及「先保瓦全」的行动。除了到处求援与妥协之外,日本也加紧和苏联合作展开另一项秘密行动,期望能获得王家设计的战机技术。
苏联不知道是封闭习惯了,还是正在忙着大清洗没空,一直保持着可怕的沉默。大清洗当然有很大的影响,曾经于1924至1927年期间化名加仑担任孙中山的广州护法军政府军事顾问,也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指挥苏军击败张学良的远东元帅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就因为被查出他的前任女秘书罗德尼娜可能曾担任过德国的间谍,而被召回莫斯科接受调查。
政治保卫局逮捕了罗德尼娜,并证实了她曾获取「苏联即将主动介入中日热河衝突调停」的机密情报,并顺利洩露给希特勒,让苏联在中日谈判中没有获取原有预期的利益。布柳赫尔因此被牵连下狱,所以远东军区在缺乏主帅指挥的情况下,加上指挥通讯系统遭到王家军破坏,迟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但无孔不入的契卡,还是想办法在当天就把消息传回莫斯科。于是莫斯科立刻开始调动大军,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目前通讯仍畅通,位于贝加尔湖西岸的伊尔库次克集结。自信满满的史达林认为王家不过是靠着偷袭成功罢了!如果堂堂正正面对强大的红军,在两军面对面对垒的情况下,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而小敏也刻意忽略苏军集结,因为她打算等远东苏军兵力全部集中之后,一举歼灭苏联有生力量。藉此取得远东地区的短期稳定,以便让自己继续扫平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尤其当她知道派来指挥这支大军的是史达林的亲信兼密友,但无能到认为坦克无法取代骑兵的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时,她哈哈大笑的对眾家姊妹说:「史达林不想让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这两名老将立功,那就算了。至少派不善指挥,但行政能力还不错的伏罗希洛夫来稳定局面。但却派了衝动又迷信骑兵的布琼尼,我看苏联是别想收回远东了。」但后来的崩溃之后的骑兵的表现,反而让小敏大吃一惊。
原本战前沉默的列强,在战后的反应倒是各异其趣。原本就不想得罪王绍屏,但还抱着原有日耳曼傲慢态度的德国,现在却想紧紧抱住王家的大腿,以便得到王家一切军工技术。希特勒更是后悔死了,不断懊恼着那封在记者会之后的回信:「我怎么那么蠢?竟然没有顺着杰克王的说词,放弃大谈双方友谊,并把握紧密合作的机会。我真是个笨蛋!」最后在希姆莱的建议下,立刻电令还没离开沙乌地阿拉伯的陶德曼赶紧和王绍屏重新会商,看能不能多捞点好处。
和德国毗邻的法国这时候却没办法想那么多了,因为总理爱德华?达拉第领导的中间偏右的内阁已经陷入之前俄国犹太人斯塔维斯基的诈骗事件泥沼里,完全无法自拔。王绍屏的金援不但没有缓解日趋激烈的政争,反而因为内部瓜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均,导致达拉第阵营不断有人向媒体私下爆料对内阁不利的消息。左派的游行示威人数一天高过一天,舆论反对的声浪也一波高过一波,达拉第现在考虑的不是怎么和王家合作,而是接班人的人选;还有在何时,该用什么理由体面的下台,并且事先在新内阁谋求什么较不引人注目但有着实权的位置,才不会完全终结自己的政治生命。
而海峡之隔的英国则陷入更大的争吵,内阁的行动更加犹豫且迟疑。首相麦克唐纳的健康和精神状况都大不如前,国会居大多数的保守党领袖、枢密院议长的鲍德温在获得共济会的支持,逐渐主导了内阁的实权。邱吉尔也在光明会的支持下,取得了「组织防御大臣」这个原本1936年才会出现的职位。(邱吉尔本来要到张伯伦主政时代才能出头,这段时间他因为发表许多激烈的言论而到处遭到排挤。)
虽然英国内阁变动不大,但和三月初王绍屏抵达英国时的气氛已经有所不同。面对王家的强势报復,担心东亚殖民地从此尽落入王家手里的英国,对王绍屏的敌意已经逐渐攀高。要不是烦恼万一和多金的王绍屏离得太远,好处被其他列强吃乾抹净,大英帝国恐怕就会直接支持日、苏对王家展开反击了。
但该如何面对王家的崛起与先前记者会声讨五星芒闪耀的诉求,英国内阁仍是争议不断。一场秘密的内阁会议之中,邱吉尔挺着他的大肚子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大声的直问麦克唐纳首相:「这就是首相大人您说的只有少数飞艇的家族保安队?能一夕之间攻下广大苏联的远东地区、日本北海道大岛和琉球群岛?没有强大的舰队,我不相信他们能做到!」
和首相国民工党一样同属少数党的自由国家党华特?朗西曼,目前担任贸易委员会主席,他率先不悦地对邱吉尔说:「邱吉尔爵士,请您不要以为这里是下议院议场,您现在也是联合内阁的阁员,不是在野质询内阁的议员。请您注意您的礼仪。」一向放荡不羈的邱吉尔当然没听进去,依然不屑地深深吸口雪茄,把烟圈吐到坐在对面的朗西曼脸上。
麦克唐纳和支持他的阁员都为邱吉尔的粗鲁皱起眉头,不过首相大人还是平淡的回应:「目前的消息并不清楚王家是怎么攻下这么广袤的地区,但之前贾米森就曾经说过王家是中国前朝明帝国的王爵,家族里拥有精锐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即使这次的报復有点超过我们的预期,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或者一定对帝国產生威胁,毕竟王家在帝国属地安静了上百年,要不是日、苏两国攻击了他们的祖宅,王家一向没有显露出任何攻击性或野心。」
邱吉尔哼了一声,又拍了一下桌子:「但是现在有了!」
和邱吉尔同属保守党的殖民地大臣菲力浦?坎利夫?李斯德爵士虽然也转变态度,倾向对王家展开防备,但他更看不惯邱吉尔跋扈的态度,于是开口说:「我认为针对王家的态度,应该和其他列强商议,採取一致立场才好。」自由国家党的外务大臣约翰·西蒙子爵立刻赞同的说:「我也认为得和世界列强商议,採取一致态度,不然帝国可能反而被想要和王家合作的各国排挤在外。」自由国家党基本上都是支持首相麦克唐纳的温和派,对于保守党的咄咄逼人都深感不满,尤其是粗鲁不文的邱吉尔更令他讨厌,所以他们自己人内鬨,西蒙子爵当然乐于把水搅浑。
原本和邱吉尔通过气,打算在这次会议当中通过对王家强硬政策的保守党第一海军大臣博尔顿?艾利斯?蒙塞尔爵士也看不过邱吉尔颐指气使的态度,于是也赞同李斯德爵士的意见:「我看也好,如果王家有庞大的海军,那么我们也得和伦敦海军条约的缔约国商议,是否将王家纳入此一条约之中。」当然这是蒙塞尔的託辞,与会在座的哪一位不知道这份条约已经不能和华盛顿海军条约相比,已经沦为英、美、日三国合约,法国和义大利在最后都退出了会议,更不要说签署此一条约了。如果去除当事国日本,需要协商的不过是美国罢了。
正当与会的眾人即将达成此一妥协的共识之际,外务大臣约翰·西蒙子爵的秘书走进了会场,递给他一张纸条,西蒙看了一眼,然后就对现场的眾位大臣说:「我们想要协商的美国好像有了大麻烦。华盛顿特区在5月14日晚间发生了军事政变,罗斯福总统仓皇到纽约避难。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王绍屏先生在记者会上宣布,他们王家从日、苏夺得的土地,多是日苏多年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的,他们希望将主权委託国际联盟,再由国际联盟委託王家管理。」西蒙爵士的消息引起现场一片譁然,于是英国内阁又再度陷入争论不休的局面。
美国发生骷髏行动党发动的政变前,罗斯福正幻想着想要主动担任王家和日、苏之间的调停人。他认为以自己老婆爱莲娜和王绍屏的交情,应该是能说动王家罢兵吧?至于日本、苏联?虽然之前已经由国会同意对日本禁运,但对苏联没有啊!私下透过苏联转口卖日本废铁、石油比起禁运之前只多不少,日本人应该不会得罪自己这么大一个供应商吧?苏联就更不用说了,整个西方世界里第一个承认苏联政权的就是美国,加上这一、两年大量供应苏联机器设备、工业机具和先进技术,罗斯福不相信苏联不会不给自己一个面子!如果能够调停成功,美国定能和英、法平起平坐,这时再加入国际联盟,必定能成为领导世界的国家之一,说不定是唯一!罗斯福正在床上yy地想着,要不是那该死的枪声响起,他可能就带着这样的美梦进入梦乡。 ↑返回顶部↑
从备战开始,林蔚一直都没被邀请进指挥中心,甚至连告知都没有,等到事情见诸报纸,南京政府来电询问,对,是询问,委员长不是训斥,而是询问。林蔚整个慌张了,他很担心他被王绍屏拋弃了,加上他之前曾上书委员长辞职,所以林蔚很担心一直脚踏两条船的他会两头落空。不过后来王绍屏亲自向他解释,是怕他在王家和南京之间为难,加上保密的需要,不想透过中央让日本提早得到消息。林蔚在这次深谈之后,才完全放下心来,也决定跟着实力雄厚的王家一起走。
林蔚放心了,但在南京的委员长却更紧张了。一是一向倚重的消息来源林蔚都没办法取得最新消息,还得从报纸上才知道王家的动作,自己对王绍屏似乎完全失去掌握的能力;二是海外王家的实力太强大了,光是收復外东北、库页岛、琉球群岛、台湾和多打下了北海道,任何一个目标都不是国府能做到的。虽然从王家给各大报纸的一些照片看不出来什么端倪,但透过林蔚的转述,王家採取的是海陆空三军齐发的登陆战。
中央现在才刚接收英美的旧舰队,完全还没形成战力,而王家却早有这样的能力了。那过去他还担心个屁啊?如果王家一开始就有异心,早把他的南京政府打到找不到北,怎么可能还好好和他谈合作?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听手下那群心腹、学生胡扯,现在才会把事情搞得无法收拾。
「现在还有不长眼的,建议可以协助日本和王家和谈,以便从中渔利。真是一群蠢猪!」要不是和自家夫人讲话,委员长早就把「娘西匹」三个字前前后后飆出好几遍了。
「达琳,你就别气了,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和台生谈谈,看怎么修补过去的关係。」聪明的蒋夫人直接就点出问题的重点。
「难啊!」委员长知道这种信任,就像夫妻之间的信任一样,一次外遇还有机会祈求原谅,但除了自己默许之外,手底下那些人还瞒着自己,一次又一次找王家麻烦,就是泥菩萨也会有三分火气了,再怎么贤妻良母也应该翻脸了!
「你不是已经找人去请杨畅卿先生说和吗?说不定会有好消息。」蒋夫人再次聪慧地点出关键。
「是啊!不知道畅卿出发了吗?」由于为了保密,委员长派了贺耀组去执行这项秘密任务之前并没有安排好联络人。最主要是像个筛子的南京,委员长也不知道该找谁才能完全秘密进行。所以委员长也完全不知道杨永泰和贺耀组遭遇袭击的事情,现在两人相继身受重伤,已经被派给杨永泰的王家暗卫送到满庄急救。根本没有前往阿拉伯面见王绍屏,甚至这个消息也刚抵达脚不沾地忙着復仇计画的王绍屏桌上,夹在一堆密件的资料夹里,还没被王绍屏翻阅过。
不只委员长急得跳脚,日本反应更是激烈,先是在第一时间学王家召开环球国际记者会,向国际控诉王家侵略日本本土和殖民地。但除了日本本土的记者会之外,其他世界各地大使馆召开的记者会几乎都没有媒体捧场;因为王家第二场全球记者会也正在召开。所有的媒体都向这一场盛会倾斜,加上也不想得罪实力雄厚的王氏家族,也就故意忽略了日本的场子。最可怜的是,除了日本本土各大报纸在第二天纷纷控诉王家违反国际法,把日本塑造受害者之外,其他国际各大媒体都纷纷报导王家提供的资讯,把日本形容成不堪一击,但非常喜欢偷袭的暗黑国家。最噁心的是,各大媒体还用大篇篇幅比对日本歷次战争,无论是征服朝鲜、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九一八,日本的攻击模式。似乎还真有那么回事,日本每次都採取主动,进行不宣而战的偷袭,以小博大的展开押上国运的冒险战争。
记者会这件事,日本搞得灰头土脸之后,马上日本内阁又想出新招。在五月十六日这天,向国际联盟投诉,并申请维和部队。但国联的列强代表在未收到本国训令之前,皆以王家并非国家而投票拒绝受理调解。至于维和部队,国际联盟请日本先按规定缴纳保证金(避免之后赖掉雇佣兵军费的押金),并提出维和计画的详细执行内容(通常是停战线的划定范围,维和部队驻扎地点,还有停火谈判的条件…等等)。
对于国联的态度,日本人当场就傻眼了,想私下向列强贷款,但无论之前的盟友英国,或是摆明要明哲保身的法国,还是一向对外财大气粗的美国,皆纷纷婉拒。本来就面临财政危机的日本,面对巨额保证金和维和部队需要的庞大军费,根本无力负担。雪上加霜的是,当日本代表团还在研究维和计画相关条款,正在研拟维和计画时,国联秘书处的人却在这个时候上门,向日本代表追讨多年积欠的年费。「大日本帝国有钱能申请维和部队,想必应该能缴纳多年积欠的国联年费吧?」这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让驻国际联盟的日本代表松冈洋右,在顏面尽失的情况下,愤而退席。
在日本内阁的授意下,松冈洋佑在第二天的国联大会上,公开宣称国联无法主持正义,日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宣布退出国联。歷经九一八事变的国联制裁下都想办法留在国联的日本,在面对王家报復,缺乏国际奥援的情况下,又被追讨鉅额的国际联盟年费,终于看清楚立足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实力,而非口才便给的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据理力争,就能达到自己的外交目的。当然他们也体会了九一八发生时,中国求救无门的心情,决定退出这个对阻碍日本有馀,但帮助有限的鸡肋国际组织。
不过,日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向之前合作过的德、苏再次派出特使。更祕密要求驻美大使馆联系美国国务院,希望得到这个经济日趋稳定,但野心勃勃大国的援助。另外,他们也向满庄派出王绍屏的老朋友土肥原贤二,要求面见王绍屏,直接商讨赔礼停战的细节,为自己争取到喘息的机会。至于武力对抗?吃鱉这么多次的日本已经在短期之内不抱持任何希望,「除非能取得王家的飞机技术,才有可能正面对抗王氏集团」已经成为全日本政坛的共识,所以日本政府全体上下已经决定学习德川家康等待杜鹃自啼的「不急哲学」以及「先保瓦全」的行动。除了到处求援与妥协之外,日本也加紧和苏联合作展开另一项秘密行动,期望能获得王家设计的战机技术。
苏联不知道是封闭习惯了,还是正在忙着大清洗没空,一直保持着可怕的沉默。大清洗当然有很大的影响,曾经于1924至1927年期间化名加仑担任孙中山的广州护法军政府军事顾问,也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指挥苏军击败张学良的远东元帅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就因为被查出他的前任女秘书罗德尼娜可能曾担任过德国的间谍,而被召回莫斯科接受调查。
政治保卫局逮捕了罗德尼娜,并证实了她曾获取「苏联即将主动介入中日热河衝突调停」的机密情报,并顺利洩露给希特勒,让苏联在中日谈判中没有获取原有预期的利益。布柳赫尔因此被牵连下狱,所以远东军区在缺乏主帅指挥的情况下,加上指挥通讯系统遭到王家军破坏,迟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但无孔不入的契卡,还是想办法在当天就把消息传回莫斯科。于是莫斯科立刻开始调动大军,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目前通讯仍畅通,位于贝加尔湖西岸的伊尔库次克集结。自信满满的史达林认为王家不过是靠着偷袭成功罢了!如果堂堂正正面对强大的红军,在两军面对面对垒的情况下,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而小敏也刻意忽略苏军集结,因为她打算等远东苏军兵力全部集中之后,一举歼灭苏联有生力量。藉此取得远东地区的短期稳定,以便让自己继续扫平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尤其当她知道派来指挥这支大军的是史达林的亲信兼密友,但无能到认为坦克无法取代骑兵的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时,她哈哈大笑的对眾家姊妹说:「史达林不想让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这两名老将立功,那就算了。至少派不善指挥,但行政能力还不错的伏罗希洛夫来稳定局面。但却派了衝动又迷信骑兵的布琼尼,我看苏联是别想收回远东了。」但后来的崩溃之后的骑兵的表现,反而让小敏大吃一惊。
原本战前沉默的列强,在战后的反应倒是各异其趣。原本就不想得罪王绍屏,但还抱着原有日耳曼傲慢态度的德国,现在却想紧紧抱住王家的大腿,以便得到王家一切军工技术。希特勒更是后悔死了,不断懊恼着那封在记者会之后的回信:「我怎么那么蠢?竟然没有顺着杰克王的说词,放弃大谈双方友谊,并把握紧密合作的机会。我真是个笨蛋!」最后在希姆莱的建议下,立刻电令还没离开沙乌地阿拉伯的陶德曼赶紧和王绍屏重新会商,看能不能多捞点好处。
和德国毗邻的法国这时候却没办法想那么多了,因为总理爱德华?达拉第领导的中间偏右的内阁已经陷入之前俄国犹太人斯塔维斯基的诈骗事件泥沼里,完全无法自拔。王绍屏的金援不但没有缓解日趋激烈的政争,反而因为内部瓜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均,导致达拉第阵营不断有人向媒体私下爆料对内阁不利的消息。左派的游行示威人数一天高过一天,舆论反对的声浪也一波高过一波,达拉第现在考虑的不是怎么和王家合作,而是接班人的人选;还有在何时,该用什么理由体面的下台,并且事先在新内阁谋求什么较不引人注目但有着实权的位置,才不会完全终结自己的政治生命。
而海峡之隔的英国则陷入更大的争吵,内阁的行动更加犹豫且迟疑。首相麦克唐纳的健康和精神状况都大不如前,国会居大多数的保守党领袖、枢密院议长的鲍德温在获得共济会的支持,逐渐主导了内阁的实权。邱吉尔也在光明会的支持下,取得了「组织防御大臣」这个原本1936年才会出现的职位。(邱吉尔本来要到张伯伦主政时代才能出头,这段时间他因为发表许多激烈的言论而到处遭到排挤。)
虽然英国内阁变动不大,但和三月初王绍屏抵达英国时的气氛已经有所不同。面对王家的强势报復,担心东亚殖民地从此尽落入王家手里的英国,对王绍屏的敌意已经逐渐攀高。要不是烦恼万一和多金的王绍屏离得太远,好处被其他列强吃乾抹净,大英帝国恐怕就会直接支持日、苏对王家展开反击了。
但该如何面对王家的崛起与先前记者会声讨五星芒闪耀的诉求,英国内阁仍是争议不断。一场秘密的内阁会议之中,邱吉尔挺着他的大肚子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大声的直问麦克唐纳首相:「这就是首相大人您说的只有少数飞艇的家族保安队?能一夕之间攻下广大苏联的远东地区、日本北海道大岛和琉球群岛?没有强大的舰队,我不相信他们能做到!」
和首相国民工党一样同属少数党的自由国家党华特?朗西曼,目前担任贸易委员会主席,他率先不悦地对邱吉尔说:「邱吉尔爵士,请您不要以为这里是下议院议场,您现在也是联合内阁的阁员,不是在野质询内阁的议员。请您注意您的礼仪。」一向放荡不羈的邱吉尔当然没听进去,依然不屑地深深吸口雪茄,把烟圈吐到坐在对面的朗西曼脸上。
麦克唐纳和支持他的阁员都为邱吉尔的粗鲁皱起眉头,不过首相大人还是平淡的回应:「目前的消息并不清楚王家是怎么攻下这么广袤的地区,但之前贾米森就曾经说过王家是中国前朝明帝国的王爵,家族里拥有精锐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即使这次的报復有点超过我们的预期,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或者一定对帝国產生威胁,毕竟王家在帝国属地安静了上百年,要不是日、苏两国攻击了他们的祖宅,王家一向没有显露出任何攻击性或野心。」
邱吉尔哼了一声,又拍了一下桌子:「但是现在有了!」
和邱吉尔同属保守党的殖民地大臣菲力浦?坎利夫?李斯德爵士虽然也转变态度,倾向对王家展开防备,但他更看不惯邱吉尔跋扈的态度,于是开口说:「我认为针对王家的态度,应该和其他列强商议,採取一致立场才好。」自由国家党的外务大臣约翰·西蒙子爵立刻赞同的说:「我也认为得和世界列强商议,採取一致态度,不然帝国可能反而被想要和王家合作的各国排挤在外。」自由国家党基本上都是支持首相麦克唐纳的温和派,对于保守党的咄咄逼人都深感不满,尤其是粗鲁不文的邱吉尔更令他讨厌,所以他们自己人内鬨,西蒙子爵当然乐于把水搅浑。
原本和邱吉尔通过气,打算在这次会议当中通过对王家强硬政策的保守党第一海军大臣博尔顿?艾利斯?蒙塞尔爵士也看不过邱吉尔颐指气使的态度,于是也赞同李斯德爵士的意见:「我看也好,如果王家有庞大的海军,那么我们也得和伦敦海军条约的缔约国商议,是否将王家纳入此一条约之中。」当然这是蒙塞尔的託辞,与会在座的哪一位不知道这份条约已经不能和华盛顿海军条约相比,已经沦为英、美、日三国合约,法国和义大利在最后都退出了会议,更不要说签署此一条约了。如果去除当事国日本,需要协商的不过是美国罢了。
正当与会的眾人即将达成此一妥协的共识之际,外务大臣约翰·西蒙子爵的秘书走进了会场,递给他一张纸条,西蒙看了一眼,然后就对现场的眾位大臣说:「我们想要协商的美国好像有了大麻烦。华盛顿特区在5月14日晚间发生了军事政变,罗斯福总统仓皇到纽约避难。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王绍屏先生在记者会上宣布,他们王家从日、苏夺得的土地,多是日苏多年用不正当手段夺取的,他们希望将主权委託国际联盟,再由国际联盟委託王家管理。」西蒙爵士的消息引起现场一片譁然,于是英国内阁又再度陷入争论不休的局面。
美国发生骷髏行动党发动的政变前,罗斯福正幻想着想要主动担任王家和日、苏之间的调停人。他认为以自己老婆爱莲娜和王绍屏的交情,应该是能说动王家罢兵吧?至于日本、苏联?虽然之前已经由国会同意对日本禁运,但对苏联没有啊!私下透过苏联转口卖日本废铁、石油比起禁运之前只多不少,日本人应该不会得罪自己这么大一个供应商吧?苏联就更不用说了,整个西方世界里第一个承认苏联政权的就是美国,加上这一、两年大量供应苏联机器设备、工业机具和先进技术,罗斯福不相信苏联不会不给自己一个面子!如果能够调停成功,美国定能和英、法平起平坐,这时再加入国际联盟,必定能成为领导世界的国家之一,说不定是唯一!罗斯福正在床上yy地想着,要不是那该死的枪声响起,他可能就带着这样的美梦进入梦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