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走近一看,丈夫还背着一个孩子,以绸袄裹着,瞧不清楚模样。
  “敢问你们可有瞧见了我的孩子?年约七岁,梳两个小髻。”叶秋嬗一边比划着,一边悄眼往他们背上那孩子瞧。只看见那孩子露出一只挂着银铃的小手,好像是在熟睡。
  “哦,是个系红缠腰的男孩儿吗?方才我们还见他在前头的空坝处哭呢,说是找不着娘亲了……”
  那慈眉善目的妇人热心道,叶秋嬗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左右看看廖无人烟,谢芝也并没现身,她便有些犹疑了。
  这对夫妻看起来不像是为非作歹之人,且哪有拐子是一男一女还衣着华贵的……思及此,叶秋嬗向那对夫妻道了谢,往他们所说的空坝处走去。
  还未走几步,巷口便忽起一阵微风,将那熟睡孩子的银铃吹得轻灵作响,这声音竟觉得近在耳畔……叶秋嬗身形一顿。
  风中带着一股极不易察觉的火药味,使得她心头一跳,察觉到不对。
  还未待她摸出怀中雷火弹,一只细手便悄然攀缚上来,在她眼前一握一放,散发出一股摄人幽香。
  即使是屏息,她也难免吸入一些,随后便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此时的谢芝正追着一个短装打扮的樵夫,他自娑老一进巷子便鬼鬼祟祟地跟在后头。后来直接上前询问。谢芝见终于将拐子引出来,大喜过望。还未细思便上前抓捕。
  那贼人竟还是个会轻功的,跑得挺快,谢芝有心想看看他要逃往何处,是否有同党。于是并未使全力,不远不近地跟着。
  可那贼人分明瞧不见后头有人,只是在东街与西街的房舍之间穿梭,来回兜圈子。
  谢芝留了心眼,停下来躲在暗处,果真没过多久,那贼人便从此处经过。分明是有意为之……
  隐在暗处的谢芝半张脸忽明忽暗,心道一句:“糟了,中计了。”
  第34章 童尸案(三)
  那樵夫打扮的可疑人浑然不知已有人守在暗处, 待他一靠近,晦暗里便陡然伸出一只修长如玉的手来, 手背上暴起青筋,快若无影, 微一运气,一掌便将他拍在地上,口吐鲜血, 昏了过去。
  谢芝走出暗处, 敛容屏气、眸色晦暗,将地上的人捞起便走,再回到垛子口时,叶秋嬗与娑老已踪迹难寻。
  两位同僚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生死不明, 谢芝心头悔恨万千。好在如今还抓住一个共犯, 若是早日找到贼窝,叶秋嬗他们便少一分危险,思及此, 谢芝又带着那共犯往枢密省赶去。
  叶秋嬗恢复意识时,睁眼是一片黑暗, 脑袋仿佛与身子分为了两截,头晕目眩好半天才稍稍清醒。
  随着双目能视,其他感官也悉数归位,她的鼻子尤为灵敏,一股子酸臭味袭入鼻中,刺激到记忆迅速回笼, 腾地一声坐起身来……
  眼前情景映入眼帘,昏暗的室内,横七竖八躺着十几个少女,容颜憔悴,浑身脏污不堪,仔细辨认一番,大的只有十三四岁,小的甚至只有六七岁……
  这群少女全是被掳来的,她如今是到了贼窝了……
  这些人中也有清醒的,见叶秋嬗惊恐失色,目光呆滞地看了她一眼,又闭目睡去。轻微的动作引起一声铃铛脆响,叶秋嬗这才发现,原来连她在内,所有女子手脚上都佩戴了一串铜铃,紧紧地箍在手上,稍一动身,便惊起一阵响动,应是为防止她们逃跑特制的。
  在昏迷前,那男拐子背上的孩子也戴了一串,应是娑老无疑了……
  娑老貌若七岁小儿,又无武力傍身,联想到赵家沟子那具童尸,叶秋嬗忧心顿起,想起身查看查看铁门之后的情形,却不想惊起了手上的铜铃,‘叮铃’声在暗室中回响,那群昏昏欲睡的女子陡然清醒过来,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叶秋嬗还以为她们是被突然而来的声音给吓着了,刚欲安抚,却听铁门处传来一声怒吼。
  “臭婆娘!干什么呢,又他娘的不老实!”声音嘶哑,一听其人便是个凶恶之徒。
  铁门骤然被人踢开,扬起一阵尘烟。门口处被一光膀子的高壮男子堵住,他大步走进室内,光裸的头顶上一条刀疤延伸至右眼处,眼眶里空洞晦暗,竟是个没有眼珠的独眼人。
  他完好的左眼在室内来回巡视,瞧着十分狰狞。
  “刚才是谁在乱动,吵到老子睡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