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氏也万分高兴,孩子有出息,当娘的自然比谁都欣慰。不过这会儿萧氏还在分了一部分心神在陆芙与孙辛夷婚事上,想着两个儿子都出息了,唯一的闺女腰杆子也能硬气点,只盼着她嫁人后过得和和美美的,那自己这个当娘的,这一生也就没什么好愁的了。
  陆芙的婚事在七月,陆安珩过完十六岁的生日不久,陆芙出嫁的日子也就到了。
  元德帝很讲信用,真的在陆芙出嫁这日,让皇后赏下了一对玉如意给新娘子做脸。效果很显著,至少把孙府那边的亲戚都给镇住了,看向陆家人的神情瞬间郑重了不少。
  尤其是孙府那头的女眷们,一见这架势,立马调整了自己原本想对陆芙摆的高姿态,一个个儿都谨慎了不少。
  经过重重关卡,孙辛夷可算是进了陆府的门,准备把自己的心上人接回家,万分诚恳地在众人面前对着陆昌兴夫妇做出了一辈子对陆芙好的保证。
  陆芙流着泪拜别父母,红盖头下的一张俏脸已是梨花带雨。陆安珩背着陆芙,听到耳边传来的低泣声,想了想这些年陆芙对自己得照顾,心下也略微发酸,柔声安慰道:“阿姐,我可给你仔细地考察过了,姐夫绝对是良配。你们俩在一块儿,一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若是受了委屈,尽管回家,我虽顶不了大用,为你出头讨公道绝无二话。当然,我更希望你们最好就这么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永远不会有受委屈的那一天。”
  听了陆安珩这话,陆芙的抽泣声更重了几分,等到将陆芙送上轿后,陆安珩看着一旁的孙辛夷,郑重地道:“姐夫,我阿姐一辈子的幸福,就交给你了!”
  孙辛夷也一脸郑重地对陆安珩拱了拱手,沉声道:“我定会尽我所能,让她不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陆安珩知道孙辛夷不是信口开河之人,此时他对自己所说的话,字字皆是真心。有这样一个敦厚的丈夫,陆芙的未来,应该不会太差。
  元德帝对陆安珩那真是没话说,答应了陆安珩要给陆芙做脸,那真是贴心得不得了。除了陆芙大婚当日,皇后高调的赏赐了贺礼外。在陆芙与孙辛夷成亲几日后,孙辛夷便接到了太医院的橄榄枝,自此让孙家从民转官,实现了质的飞跃。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都是陆安珩从中出了大力,关键是人家进了官场没多久,就能给姐夫弄了这么大一好处来。再加上大婚之日皇后的赏赐,这会儿就连不混官场的人都知道陆安珩有多受元德帝的重视了。
  孙家本就只有孙大夫和孙辛夷祖孙两个,孙大夫没事儿自然不会去找孙媳妇儿的茬。至于孙家本家那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大婚时确实有几个脑子不清楚的准备拿捏一下陆芙这个新媳妇儿,逞逞自己长辈的威风,也顺便给自己捞点儿好处。
  然后瞬间就被皇后的赏赐给打醒了。
  这会儿得知了孙辛夷进了太医院的消息,这些个女眷不由暗自拍了拍心口,暗道一声好险,好在自己当日忍住了没作妖。不然以陆安珩对陆芙这个姐姐的看重来看,拿捏陆芙定会惹怒这个御前小红人,到时候人家要收拾自己,那可就真和玩儿似的,说不得还会连累儿女,真是庆幸自己当日没出手啊!
  于是陆芙就受到了孙家亲戚们更多的恭维。这些女眷话里话外都捧着陆芙,想着与陆芙打好关系,日后有啥事儿需要帮忙也好开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陆芙根本没费多少心思就在孙家站稳了脚跟。孙辛夷又疼她,平日里一句重话都舍不得对她说,小夫妻日子过得蜜里调油,羡煞一众单身狗。
  见此情景,陆安珩对元德帝更为感激。心说一个帝王能为臣子考虑至此,甭管他的目的如何,这招揽人心的手段自己是服气的,恨不得为他付出更多,誓死以报。
  陆安珩被元德帝这样贴心的举动感动得不轻,转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蹲在别院里和红薯死磕去了。恨不得分分钟就让这红薯地长出大红薯来,让元德帝好好高兴一回。
  在此期间,陆安珩竟然还收到了一封陆安瑜寄来的书信,信上说他这次也通过了府试,正在努力备考接下来的院试,希望能和陆安珩一样,一举通过院试,拿下秀才功名。
  毕竟是堂兄弟,即便不在一块儿,陆安珩也为陆安瑜感到高兴。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年头儿流行连坐,动不动就和三族九族扯上关系,陆安瑜他们老老实实地过安生日子绝对能让陆安珩省心得多。不然他们要是闹出什么丑事,陆安珩还得受到牵连给他们背锅,这样相安无事都过得好,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是以不论出自何等考量,陆安珩是真心实意地为陆安瑜感到高兴。
  好事向来成双,收到陆安瑜的信不久,陆安珩种的红薯地就开始大丰收了。
  这一次,红薯的出现,那才是震惊了整个大齐。无论士农工商哪一种阶层,都在为这上苍恩赐的良种激动不已。
  陆安珩作为一手种植出来红薯的人,这回想怎么装鹌鹑都装不住了。
  第64章 反应【捉虫】
  作为天道的亲儿子,陆安珩真是干啥都能随随便便地成功,羡煞一众红眼病。
  元德帝即位以来,虽然励精图治,但有时老天爷也不怎么买账,时不时就要给他出点难题,不是这里遭了旱灾,就是那里涨洪水。
  直到这回陆安珩领着一堆小豆丁跑去种地,和一大堆红薯死磕,今年的光景竟然就变得特别好,整个大齐风调雨顺,竟然没一个地方传来受灾的消息。特别是京城,农户们盼着下雨就下雨,盼着出太阳就出太阳,简直不能更贴心。
  惹得元德帝都忍不住去拜了回太庙,心说若是每年的天气都跟今年似的,自己也至于年纪轻轻的就秃了头啊。还是求祖宗们保佑,日后每年的天气都跟今年一样,那朝廷得省下多少事儿啊!
  老天爷这么给面子,陆安珩的红薯收成必须差不了啊。胡商们给陆安珩的红薯并不多,陆安珩就算掐了不少红薯藤,也没把他那几百亩地给种满,满打满算就种了一百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