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3 / 4)
可惜了啊。
心里头叹着气,安嬷嬷帮着高氏揉着肩,“姑娘这会儿发发脾气也就罢了,一会儿可不能在姑爷面前再说这些事儿啊。”一来吧,自家姑娘让人盯着杨平程,以及杨长英她们母子姐弟几个人,这事儿是背着杨平程做的,说不来的话不免让杨平程心里头多想,二来,这男人啊,一个个都是最薄情的,谁亲谁近他自己心里头就有一杆称的,就比如自家的姑爷,他眼前看着守着的全都是自家姑娘和一双儿女。
怎么可能会去想起那头的那几个人?
自家姑爷的性子又是个清高骄傲的,怕是早不把那两个对他不敬的儿女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都忘了,自家姑娘要是在他耳旁念叨。
不是在帮着他想起那头的人,提醒他念着记着那边的人吗?
这可是着实的不妙了。
所以,她看着高氏,再次语重心长的劝着,“姑爷的心早就没在那边了,当初和离的时侯已经说清楚,那两个孩子都是要跟着那个女人的,姑娘您可别犯傻啊,这男人的心可就那么一丁点儿,你念来念去的,可是在给敌人找机会呢。”
万一姑爷哪天回头,反应了过来。
一看自家一双儿女竟然这般的不得了,儿子读书好,女儿做生意得力,会管家又能赚钱。
这样的情况之下,高氏手里头有的银子可就不占什么优势了啊。
高氏伸出葱般白的两根手指,在自己的眉心上揉了两下,对着安嬷嬷有些疲倦的点点头,“嬷嬷你放心吧,我心里头有分寸的。”她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这些道理她哪里不明白?也不过是自己这个时侯心里头堵的慌,发泄一下罢了。
“姑娘打小就通透。”
安嬷嬷笑着又赞了高氏几句,便帮着她重新梳妆,挽了头发,等到一切都收拾好,外头已经有小丫头带笑的声音响起来,“太太,老爷回来了。老爷您请……”就着小丫头挑起来的帘子,杨平程抬脚走了进去,屋子里铺了地暖,暖洋洋的气息顿时消去了他在外头带来的一身寒气,把身上的大氅解下来,交给一切的小丫头,杨平程回头看到高氏已经站到了他的身侧,不禁眼底闪过一抹温柔。
“娘子起来做什么,我在外头走路带的寒气,别传了你。”
“夫君说哪里话,妾身又不是纸糊的?”
高氏笑着嗔他一句,夫妻两人双双落坐,早有小丫头捧了滚烫的热茶,高氏亲自接过来,捧给杨平程,“外头冷吧?先喝些参茶,这可是我亲手泡的呢,夫君尝尝看。”高氏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也有二十出头了,正是展露风情时,再加上她温柔细语,款款含情的,杨平程又在外头喝了些酒,这一下子就有点上头了。
不过他还强压着自己的理智罢了。
夫妻多年,又有了两个孩子,高氏哪里不晓得他这点子心思?
不过她却不想让他如愿!
只和他说些家里头的琐事,又说两个儿女,最后说到先生夸了自家儿子云云,只把个杨平程一腔的涟漪说的消了个差不多,最后,高氏抿唇一笑,“夫君这是去了哪?可是又交了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了,我在灶上煨了鸡汤,让丫头帮着夫君煮碗面,弄个醒酒汤……”不管如何这是她的男人,她哪怕心里头再恼,但却是心疼的。
瞧着他现在这一脸的醉意,明显就是喝多了。
杨平程呵呵的笑,“还是娘子好。”不得不说,杨平程是真的有些醉了,看着高氏,他是觉得自己娶的这个娘子哪哪都好,甚至在心里头庆幸,幸好啊,他当时失忆,认识了高氏!不然的话哪里来的现在这般夫妻和美的生活?这一刻的杨平程,醉意朦胧下,他是对老天爷满腔的感激,老天爷待自己,不薄呢。
“夫君今个儿都去了哪个地儿啊。”
高氏瞅着杨平程,想着之前小厮的回报,终究是意难平,语气幽幽的问了出来。
杨平程倒是没想别的啊,听了高氏的话,呵呵笑着把去的酒楼说了,顺便还说了几个一块聚餐的人,最后,鬼使神差的,他对着高氏说道,“你不知道,我今个儿看到了一个很是优秀的男孩子呢,是那个,那个陶秀才的弟子,那个陶秀才瞅着不怎么样,倒是收了个好弟子,呵呵,那孩子瞧着倒是个聪明的……”
孩子。
弟子。
陶先生。
这几个词儿让高氏一下子就想到了杨长同。 ↑返回顶部↑
心里头叹着气,安嬷嬷帮着高氏揉着肩,“姑娘这会儿发发脾气也就罢了,一会儿可不能在姑爷面前再说这些事儿啊。”一来吧,自家姑娘让人盯着杨平程,以及杨长英她们母子姐弟几个人,这事儿是背着杨平程做的,说不来的话不免让杨平程心里头多想,二来,这男人啊,一个个都是最薄情的,谁亲谁近他自己心里头就有一杆称的,就比如自家的姑爷,他眼前看着守着的全都是自家姑娘和一双儿女。
怎么可能会去想起那头的那几个人?
自家姑爷的性子又是个清高骄傲的,怕是早不把那两个对他不敬的儿女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都忘了,自家姑娘要是在他耳旁念叨。
不是在帮着他想起那头的人,提醒他念着记着那边的人吗?
这可是着实的不妙了。
所以,她看着高氏,再次语重心长的劝着,“姑爷的心早就没在那边了,当初和离的时侯已经说清楚,那两个孩子都是要跟着那个女人的,姑娘您可别犯傻啊,这男人的心可就那么一丁点儿,你念来念去的,可是在给敌人找机会呢。”
万一姑爷哪天回头,反应了过来。
一看自家一双儿女竟然这般的不得了,儿子读书好,女儿做生意得力,会管家又能赚钱。
这样的情况之下,高氏手里头有的银子可就不占什么优势了啊。
高氏伸出葱般白的两根手指,在自己的眉心上揉了两下,对着安嬷嬷有些疲倦的点点头,“嬷嬷你放心吧,我心里头有分寸的。”她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这些道理她哪里不明白?也不过是自己这个时侯心里头堵的慌,发泄一下罢了。
“姑娘打小就通透。”
安嬷嬷笑着又赞了高氏几句,便帮着她重新梳妆,挽了头发,等到一切都收拾好,外头已经有小丫头带笑的声音响起来,“太太,老爷回来了。老爷您请……”就着小丫头挑起来的帘子,杨平程抬脚走了进去,屋子里铺了地暖,暖洋洋的气息顿时消去了他在外头带来的一身寒气,把身上的大氅解下来,交给一切的小丫头,杨平程回头看到高氏已经站到了他的身侧,不禁眼底闪过一抹温柔。
“娘子起来做什么,我在外头走路带的寒气,别传了你。”
“夫君说哪里话,妾身又不是纸糊的?”
高氏笑着嗔他一句,夫妻两人双双落坐,早有小丫头捧了滚烫的热茶,高氏亲自接过来,捧给杨平程,“外头冷吧?先喝些参茶,这可是我亲手泡的呢,夫君尝尝看。”高氏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也有二十出头了,正是展露风情时,再加上她温柔细语,款款含情的,杨平程又在外头喝了些酒,这一下子就有点上头了。
不过他还强压着自己的理智罢了。
夫妻多年,又有了两个孩子,高氏哪里不晓得他这点子心思?
不过她却不想让他如愿!
只和他说些家里头的琐事,又说两个儿女,最后说到先生夸了自家儿子云云,只把个杨平程一腔的涟漪说的消了个差不多,最后,高氏抿唇一笑,“夫君这是去了哪?可是又交了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了,我在灶上煨了鸡汤,让丫头帮着夫君煮碗面,弄个醒酒汤……”不管如何这是她的男人,她哪怕心里头再恼,但却是心疼的。
瞧着他现在这一脸的醉意,明显就是喝多了。
杨平程呵呵的笑,“还是娘子好。”不得不说,杨平程是真的有些醉了,看着高氏,他是觉得自己娶的这个娘子哪哪都好,甚至在心里头庆幸,幸好啊,他当时失忆,认识了高氏!不然的话哪里来的现在这般夫妻和美的生活?这一刻的杨平程,醉意朦胧下,他是对老天爷满腔的感激,老天爷待自己,不薄呢。
“夫君今个儿都去了哪个地儿啊。”
高氏瞅着杨平程,想着之前小厮的回报,终究是意难平,语气幽幽的问了出来。
杨平程倒是没想别的啊,听了高氏的话,呵呵笑着把去的酒楼说了,顺便还说了几个一块聚餐的人,最后,鬼使神差的,他对着高氏说道,“你不知道,我今个儿看到了一个很是优秀的男孩子呢,是那个,那个陶秀才的弟子,那个陶秀才瞅着不怎么样,倒是收了个好弟子,呵呵,那孩子瞧着倒是个聪明的……”
孩子。
弟子。
陶先生。
这几个词儿让高氏一下子就想到了杨长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