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伯言嗯了声。
  “大哥!”茂哥儿高兴地从父亲腿上爬下来,颠颠地跑向兄长。
  郭骁提着男娃腋窝将人抱了起来,落座后先陪弟弟聊了会儿,回答完几个孩子气的问题,他才看着主座上的男人问:“父亲,我回来时遇到一个殿前司侍卫,您叫他来的?”
  郭伯言笑,之前他无法保证妻子女儿能看上鲁镇,所以其他人那儿都先瞒下来了,现在只等他派人与鲁家通个气,最多鲁家女眷再相看相看女儿,亲事便基本定了,自然也不必再藏着噎着。看着儿子,郭伯言愉悦地道:“正是,平章觉得那人如何?”
  ☆、71.071
  郭伯言看上了鲁镇当女婿, 但是他不说, 只将自己的心思透露给了前院的钱管事。
  钱管事五十多岁了, 服侍了两代国公爷, 听完主子的话就明白了。男婚女嫁, 女方主动去男方家中提亲,会显得女方不如男方似的,堂堂卫国公府的四姑娘,当然得男方先开口。回到自家的小跨院, 钱管事喊来媳妇,夫妻俩凑在一块儿合计。
  过了两日, 钱管事的媳妇去采办针线,“偶遇”鲁府一个管事婆子, 两人不知不觉聊了起来。
  “你在卫国公府做事啊?那可是富贵地方, 看你这衣裳,多好的料子啊。”
  “你也不错啊,谁不知道鲁大人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什么红人, 太常寺管陵庙群祀, 礼乐仪制,国公爷掌管禁军, 根本没法比。”
  “说到禁军, 你们府上的二公子也在殿前司当侍卫?听说他天生神力, 国公爷特别欣赏他, 跟我们家那口子夸了一大通, 我们家那口子喝多了还瞎猜呢, 说京城那么多才俊登门向四姑娘求亲,国公爷都没看上,要是他们有二公子的本事,国公爷早答应了。”
  “……四姑娘?就是新夫人从前面那家带过来的那位?”
  “可不就是,虽说是带过来的,但我们四姑娘生的是花容月貌温婉乖巧,国公爷视为亲生女儿,太夫人也当初亲孙女似的疼爱,跟嫡出的一点都没差……啊,我要的针线都准备齐全了,我先走了,改日有空再聊。”
  钱管事媳妇脚底抹油般走了,鲁家的管事婆子望着门口,却把刚刚的话放在了心上,回府便去禀报主子。太常寺少卿鲁大人之妻病逝三年,其母鲁老太太岁数大了,便将内宅交给长孙媳妇方氏打理。
  方氏最近正忙着给小叔子挑选合适的人家,听完管事婆子的回禀,她喜上眉梢,赶紧去知会鲁老太太:“祖母,那日二弟从国公府回来,嫌卫国公没事塞他兵书,现在看来,国公爷八成是看上二弟了,有心栽培他呢吧?”
  鲁老太太灰白的眉毛挑了挑。她有两个孙子,老大资质平庸,文不成武不就,连个进士都看不上,儿子想在太常寺给安排个小官都不成,只好在家打理庶务。次孙来得晚,比他哥哥小了整整十岁,但天生神力,如今才二十就进了殿前司,前途大好。
  若这能成了郭伯言的乘龙快婿,对次孙来说便如虎添翼,将来没准能接替郭伯言的位置。
  只是……
  鲁老太太皱皱眉,卫国公府的四姑娘……
  方氏猜得出长辈的顾虑,笑道:“祖母,四姑娘出身确实有点低,但她们娘俩有福气啊,卫国公宠爱新娶的寡妇继室,京城谁人不知?那位夫人进府便生了一个儿子,娘俩脚跟站得稳稳的。再说卫国公刚四十,在皇上面前至少还有十年风光,咱们两家真能结成亲,那这十年,可以帮二弟少走二十年冤枉路的。”
  鲁老太太终于心动了,说到底,孙子的前程最重要,不然以孙子那憨厚的牛脾气,没人提携,力气再大,官阶也不容易升上去。有了主意,傍晚儿孙回府,一家几口同聚一堂,商量与郭家的亲事。
  鲁大人年近五旬,深知自己的官当到头了,他对儿子也没有多大期望,但儿子能得到郭伯言的赏识,总之是好事,所以鲁大人赞成去郭家提亲,唯一的担忧是怕自家会错意,被郭伯言给拒绝了。
  鲁镇先是吃惊,然后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全由长辈做主。他一点都不着急娶媳妇,但长辈们给他安排了,无论是国公府的四姑娘还是普通百姓家的姑娘,只要品行没问题,长得别太丑,他都愿意娶。
  商量好了,鲁老太太便托一位与郭、鲁两家都有交情的官夫人去打听郭家的口风。
  本就是郭伯言设的局,现在鲁家来问,太夫人、林氏自然表现出可以商议的态度来。
  鲁老太太得到回复,心中有底了,提出让两个孩子先彼此相看相看,其实就是她想亲眼看看四姑娘到底如何。鲁老太太这要求乃人之常情,郭家这边再次同意了,然后约好九月初一,太夫人与鲁老太太一块儿去安国寺礼佛。
  ~
  要去见鲁家人了,出发前一晚,宋嘉宁兴奋地睡不着。
  如母亲所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她与鲁镇的亲事基本已经定了。因为是鲁家提出要相看的,以郭、鲁两家在京城的地位,相看之后,郭家可以挑鲁镇的错,鲁家却不敢挑她毛病然后反悔婚事,真那样,就相当于直接打了卫国公府一巴掌,傻子都不会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