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抄书抄错了,书肆不收,纸的抵押就收不回来了。
  因此,但凡接了抄书活的学子,抄书前不仅要焚香净手,抄书的过程中,注意力还要高度集中,劳心劳力。
  所以,抄书行业的高收入不是没有理由的。
  方立安给自己安排的过渡期结束后,便不再刻意伪装,不再把字往丑里写。
  后来,因为写的一手好字,书肆老板特意给她加了工钱,别人抄一本400文,到她手里就是500文。
  靠着抄书,赚的钱足够家里的各项开销,于是烧饼也不做了,只偶尔接个提前预定的单子。
  这种单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量大,有的时候,客人还会给赏银。其实光这一项的收入,就够他们姐弟俩的嚼用,所以家里的存款一直在稳定增长。
  从去年起,她就断断续续去城外郊山移了土和水到空间,如今,方立安已经是一个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老爷。
  不止如此,她还有个任劳任怨、以一当百的长工,仅凭一己之力便能抱揽所有农活。方立安压榨的没有一丝愧疚。
  如果不是系统说不能这么浪费能量,方立安可能还会让它把后续加工也给包圆了。
  比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再把面粉加工成面条、面包、面筋……
  再比如,把大豆加工成豆浆、豆腐、豆腐乳……
  要不是怕东西的来历不好解释,方立安几乎可以不逛菜市场,反正鸡鸭鱼肉大米蔬菜样样不缺。
  日子过得富不富裕,滋不滋润,光从一个人的外貌便能分辨出来。
  李家大郎、二郎虽然长相一般,但确实养的好,面白腮红,唇红齿白,瘦却不是干瘦。
  在外人看来,这哥俩不仅吃好穿好,弟弟还能念得起书,家庭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
  是以,大家判断李家大郎是个能干的,撑得起家。便是上无父母,下有弟弟拖累这样的劣势条件都可以忽略不计。就一条不好,李家在府城没有房子,他们住的小院是租来的。
  从古至今,家里没有房子,在婚恋市场上,一直都是非常劝退理由。
  因着这个理由,方立安攒够了钱硬是憋着没买房子。
  唉……太优秀了也不好,总觉得自己要被媒婆分了吃了。
  第353章
  一年后,方立安遇到了租房族最讨厌的事情——房东突然收房。
  房东是个寡妇,家里开猪肉铺的,泼辣的很。据说,她男人是个病弱的秀才,拖着病怏怏的身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天要在床上,生了孩子后,没几年就撒手人寰了,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秀才家有恒产,小有薄资,外人看了自然眼馋,秀才娘子原本是个柔弱女子,和病秀才琴瑟和鸣的那种,但为了在群狼环伺中护住家中钱财,硬是被逼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秀才娘子身上发生了如此极端的变化,即便十几年过去,依旧为街坊邻居所津津乐道。
  方立安很喜欢秀才娘子的爽利和泼辣,每每她去猪肉铺买猪肉,对方总要饶她两根猪大骨。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手起刀落的妇人,曾经会是伤春悲秋的模样。
  秀才娘子对于收房一事深感抱歉,大约因为方立安姐弟俩是她遇到的最最通情达理的租客,不仅从不拖欠房租,而且从不多事,有什么事都自己解决。如果可以,她倒是想一直租给他们。
  只是,她儿子即将进京赶考,穷家富路,秀才娘子决定卖了这间小院,换了钱财当盘缠,用来路上打点。
  几年下来,方立安攒了不少钱,置办这么一间小院绰绰有余。听说秀才娘子要卖房,还没讲好买家,方立安直接揽了过来。
  秀才娘子是个实在人,方立安也不小气,两人很快谈好价钱,去官府立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