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中文?”亚瑟不解,美国人需要学习其他语言吗?全世界所有国家,只要是自诩精英,都会说英文。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有学习其他语言的必要,包括中文。
  “是的,学习中文。我以前,有时候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许然的想法,当然我是说有些想法。”事实上,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能互相理解的。
  “但是学习中文之后,不需要额外的解释,我忽然就能理解以前无法理解的想法。你知道吗?我想,这是语言的力量。”哈里和许然的贸易公司,主要负责人就是他,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中国的商品运往美国。
  但因为中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份额有限,他需要经过香江中转。而这期间的操作,他如果不会中文,就会极容易被人算计。学习中文对他来说,是工作需要。
  可是学习之后,他发现,自己得到的不仅是工作上的好处,还有额外的好处,就是通过语言了解到另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文化逻辑,如果你不会中文,就是撞破头,也不可能真正了解。
  而了解之后,他也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许然那些,他以前理解不了的想法。
  “反正我是告诉你了,学不学随便你。倒是艾玛已经在学习了,公司有中国员工,效率相当不错。”美国人可没有苦口婆心劝人的习惯,我说归说,你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
  亚瑟拿着酒杯,很想说,给建议本身就很像中国人的做法。如果是以前的哈里,大概根本不会给他任何建议。
  而且他们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哈里和艾玛都是公司的高管,莉莉丝的业务马上就要开展到中国。集团公司也准备在中国成立,高管肯定会面临一波洗牌。
  学习中文等于是保持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变相的表达。试想,如果你没想过和公司共同成长,又怎么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学中文。
  但自己呢,他需要这种表达吗?亚瑟不由得再一次陷入思考当中。
  就在亚瑟以为记录片彻底没戏的时候,却又接到了舒雨的电话,她想让记录片在中国播出,问他的意见。
  亚瑟能有什么意见,说到底记录片的版权其实是归公司所有,间接而言就是归舒雨所有。虽然他占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但舒雨占了百分之九十。让他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无法播出,身为公司的老板,她当然有权自己处理。
  不过能来问他一句,亚瑟还是觉得非常欣慰,同时也表示,自己这边没有任何问题。
  于是剪辑好的最终成品,在配上中文字幕后,由国内公司的杨薇亲自交到老管的手中,请他帮忙联系电视台。
  舒雨也给他打了电话,老管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看了内容,质量太好了,一流水平。真的不要钱,白捐啊。要不然我去跟你谈,电视台还是有这方面资金的。”
  “不用了,他们采购剧集的标准我知道,一集几千块,我就不费这个功夫了,当初拍的时候,就没想过赚钱。”电视台有没有钱,那肯定是有的,但限于政策,很多东西是上头定死了,钱该怎么花,按什么标准花,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得等几年,到九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大概这些政策就该松动的松动,取消的取消。那个时候,电视台才真的是财大气粗,能够花钱购置版权,也能花钱组织拍摄。
  “那你不回来?”老管是觉得,这怎么也是个人情啊,人家承情也该承她这个正主不是。
  “我这不是回不来吗?人家跟我一个外行大概也没得聊,委托您正合适,只要您不嫌麻烦。”
  “不麻烦,这有什么麻烦的。”不光不麻烦,人家还得承他这个人情呢。
  “你这是生意越做越大了啊。”老管感慨,也只有生意做成这样,才有底气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不怕花钱,说捐就捐,也不图个回报。
  还有雨露慈善基金会,老管说了好几回,想替他们好好报道一下。结果舒雨不让,宁愿现在这样默默无名,也让老管越发感慨,都是人,这觉悟真是不一样。
  “对了,bbc那事,你打算怎么办。”老管作为媒体人,消息灵通那是不用说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还能怎么样。人家都朝着我的脸直接甩巴掌了,我还能怎么样。”
  老管叹了口气,“真没想到,他们这种全世界的标杆媒体,竟然会做这种事。”
  以前西方媒体在中国媒体人眼里,那叫一个神圣啊,用多夸张的字眼形容都不为过,简直就是全世界文明的灯塔和自由真理的象征。
  bbc的报道,当然不是发在中国媒体上,发在境外对于消息灵通的媒体人来说,一样能看到。有些小报还会用文字转载,然后搞得语焉不详的样子。而这种消息,越是语焉不详,越是引人关注。
  哪怕老管认识舒雨,也很清楚的知道这里头的事,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消化,并且认真理智的分析之后,才相信是bbc错了。可想而知,如果是其他人看到,几乎都会无条件的选择相信bbc。
  “我已经写了信去英国大使馆抗议,我觉得这应该是个别人的行为。”老管还是不能相信这样的谣言出于bbc的本意,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场意外,个别记者的私心作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