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屋里门口处躬身站着两个丫鬟,是专门端茶递水的,有时候皇上和大臣们谈论的时间长,必然是需要喝水的。
  这一次出门林炤没带太监,德公公和福公公年纪大了,这么遥远的路途肯定是受不了,其他的太监,林炤也不常用,他也不像别的皇帝,举手投足的都要人伺候,很多事他习惯于自己动手,因此干脆就没带着。
  从廖正开始说话的时候,门口的丫鬟就仔细的听着,不时的偷偷看一看国公爷的表情,见廖文超深深低着头,但皱着眉头的样子丫鬟还是看到了,丫鬟的眼珠子就一直的转着。
  等这边商讨的差不多了,散了朝,林炤拿着那本书去找越绣宁,大臣们也都出来了,只留下父子三个人在屋里。
  第1234章 两个极端
  廖文超说话之前,转头看着门口道:“你们都出去。”
  门口的丫鬟们便躬身退了出去。刚刚那个丫鬟出来了之后,站在屋檐下想了一会儿,就忙往东跨院那边走去了。
  东跨院,在正房的东面,是比较大的一个院子,现在是廖文超和廖夫人暂时住在这边。
  前厅这边,人都遣出去了,廖文超这才对廖正道:“你提外商的事情做什么?皇上要在这边多呆一段时间,下个月商人来了,他自然知道,用得着你多嘴?”
  廖正不敢辩解,忙躬身道:“是。”
  父亲训斥大哥,廖振也不敢如何,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
  “虽然说通商,可到底如何还不知道呢,一定要沉住气。”廖文超皱着眉头,语气很有些焦躁:“西夏这边也不是没通过商,唐朝的时候通商,结果还不是这边打起来了?最后闭关?这里地势复杂,敏感,皇上年轻,如今只想着开创盛世,自然是一门心思的通商,等通了商不但引来了商人,还引来了敌人!倒时候慌了手脚,少不得这边又是一番战乱。那时候,有人翻旧账,说你这个西夏总督的长子提出来的外商如何如何,对通商的主动如何如何……你到时候怎么说清楚?那时候朝廷要找替罪羊,你就是最合适的!”
  语气中,你老子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的意思非常明显。
  廖正唯唯诺诺的答应着,不敢反驳,当父亲的说话的时候,儿子就得听着,即便是父亲说的不对,也绝对不能表现出来,更别说反驳了。
  廖振在旁边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也看不清楚表情如何。
  林炤拿着书回到了后宅,将书给越绣宁看,问她这马铃薯是不是就是土豆?
  越绣宁点头:“是的。”打开看了看,道:“就是土豆。”因为是她最先发现的,然后她一直叫土豆,所以所有的人都跟着她叫土豆。
  这是一本和东游记一样的书,如今这种游记的书是很多的,确实从这些书上能找到一些中原暂时还没有的植物。
  “虽然就是简单两句,不过也很管用,因为土豆很好活的。”只几句话,扫眼就看完了,越绣宁放下书笑着道:“这是谁找到的?倒是真能干,这么快,找的很准。”
  林炤道:“廖振。我原本就叫他跟着这一茬的种植,将如何照料详细记录下来,没想到他倒能马上找到一本书。”
  说着接过来越绣宁给他倒的茶,先闻了闻茶香,这才抿了一口,突然又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越绣宁问道。
  林炤摇头道:“廖正和廖振兄弟显然是暗地里竞争着,廖振很短的时间找到这本书,我也是太过意外,表露的高兴了些,廖正大约觉着他被压了一头,很想扳回,所以说了件事。”
  “什么事?”越绣宁很感兴趣,马上问道。
  林炤便说了,道:“廖正说这话的时候,廖文超一直低着头,虽然我看不见他的样子,但是从他对通商的态度上猜测,也能猜得到必然是反对的。必然是不希望给我一种感觉,廖正和商贾走的太近,甚至对商贾中的一些消息都比其他官员灵通——尤其还是外夷商人的消息。”
  越绣宁听了道:“但其实,廖正和商贾有来往,这话是廖大太太先透露给我的,廖芙香还许配给了丝绸商贾人家。”
  林炤就道道:“你不是也说了,只是稍微的提了那么一句,并没有多说?程度还是掌握的很合适。做官的和商人结亲这也是有的,这是让你我知道廖正在商贾之间也吃得开有面子,但绝对没有表现出来和商贾多么亲近的意思。”
  这倒也是,越绣宁点了点头。
  廖大太太的意图确实很清楚,想让皇后娘娘觉着,廖正在商贾里也是说得上话的,但是,他身为朝廷官员,跟商人的来往是有距离的,就和其他的官员跟商人的距离一样。
  既想表现廖正在商人里吃得开,又想说明他和商人没有私下的关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