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3 / 4)
“或许会有考试或者面试的环节?”李老是这么猜的,反正选拔的方式也就这么几种,也不可能弄出新的幺蛾子来。
没想到这次还真的有幺蛾子。
不少候选者都开始哀嚎了。
因为选拔方式倒是没有怎么变,只是多了一个面试,但是面试的内容不是你有什么理想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他们问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候选者交上去的论文。
简单来说,就是这群医学生在毕业之后再次迎来了一次论文答辩。
原来只是评委们看,所以有些人的论文质量并不是很高,但因为个人的资历背景不错,仍然会被录取。
更别说还有代写的情况,但是现在要面试,问问题的都是国协里面的专家,如果乱写或者代写,那面试时候肯定露馅。
“论文是要求下周一之前交吗?”秦屿看着通知道。
苏茂言点头:“没错,然后半个月后面试。”
秦屿之前确实有看见过苏茂言写论文,但是具体也不太清楚是什么内容。
苏茂言道:“是伤科方面的。”
在提交了国协的申请表之后,李老就让他开始准备论文了,而且也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让他写妇科和伤科方面的。
毕竟在中医方面,这两科都有独特的优势,再加上发展的时间很长,所以也有不少能写的内容。
苏茂言在伤科交流会后本来就在着手撰写四肢关节僵直症方面的论文,所以当时考虑的就是交这一篇论文上去。
“已经写好了吗?我能看看吗?”秦屿虽然不懂中医,但是有一个中医的男朋友,所以他对中医还是非常有兴趣的。
苏茂言直接传了个word文档给他,他一打开,发现这论文写得还挺长,主要探讨的是手法治疗在四肢僵直的恢复中的作用。
里面的数据来源一共有59位病人,秦屿看到这个数字还挺惊讶的。
因为苏茂言这里毕竟不比医院,只是一个小药馆,没想到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拿到这么多四肢关节僵直病人的数据。
“这个数据其实量也不够大,但是我能找到的也只有这么多病人了。”苏茂言道。
他在论文里面把一些碎片里面学习到的手法写了进去,而这篇论文,主要就是为了证明这些治疗手法的有效性。
检查了一遍之后,苏茂言就把论文给交到了国协。
而这时国协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对论文进行收集和分类,毕竟收好后还要拿给专家看,专家看完了还得提出意见,要是连初审都过不了的话,那是没有面试资格的。
苏茂言的论文算是交的比较早的,所以排在了伤科论文里面的第三篇。
几位伤科专家也很快的看到了他的这篇论文,不同于大部分候选者的主题,作为一篇讨论损失后遗症的,苏茂言选择的内容在这次交过来的论文里面还是比较少见。
一共就只有两个写这个主题的,另外一个写的还是神经性功能损伤,能不少见吗?
所以专家们也提起了一点兴趣。
毕竟之前那两篇论文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倒不是说是文字上面或者逻辑上面的问题,关键是提出的东西不新,都是大家翻来覆去说过好几年的东西了,也没有研究出个新意来,那这篇论文还有什么意思?
他们才刚起了兴趣,但是一看苏茂言的个人介绍心里就是一沉,虽然主题没有那么千篇一律,可一位二十五岁医生的论文也叫他们顿时没了什么期待感。
二十五岁,刚刚硕士毕业吧?应该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
结果这刚一翻开论文,就发现人家写的还真的是新东西!而且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的新,而是实实在在的弄了个新东西出来。 ↑返回顶部↑
没想到这次还真的有幺蛾子。
不少候选者都开始哀嚎了。
因为选拔方式倒是没有怎么变,只是多了一个面试,但是面试的内容不是你有什么理想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他们问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候选者交上去的论文。
简单来说,就是这群医学生在毕业之后再次迎来了一次论文答辩。
原来只是评委们看,所以有些人的论文质量并不是很高,但因为个人的资历背景不错,仍然会被录取。
更别说还有代写的情况,但是现在要面试,问问题的都是国协里面的专家,如果乱写或者代写,那面试时候肯定露馅。
“论文是要求下周一之前交吗?”秦屿看着通知道。
苏茂言点头:“没错,然后半个月后面试。”
秦屿之前确实有看见过苏茂言写论文,但是具体也不太清楚是什么内容。
苏茂言道:“是伤科方面的。”
在提交了国协的申请表之后,李老就让他开始准备论文了,而且也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让他写妇科和伤科方面的。
毕竟在中医方面,这两科都有独特的优势,再加上发展的时间很长,所以也有不少能写的内容。
苏茂言在伤科交流会后本来就在着手撰写四肢关节僵直症方面的论文,所以当时考虑的就是交这一篇论文上去。
“已经写好了吗?我能看看吗?”秦屿虽然不懂中医,但是有一个中医的男朋友,所以他对中医还是非常有兴趣的。
苏茂言直接传了个word文档给他,他一打开,发现这论文写得还挺长,主要探讨的是手法治疗在四肢僵直的恢复中的作用。
里面的数据来源一共有59位病人,秦屿看到这个数字还挺惊讶的。
因为苏茂言这里毕竟不比医院,只是一个小药馆,没想到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拿到这么多四肢关节僵直病人的数据。
“这个数据其实量也不够大,但是我能找到的也只有这么多病人了。”苏茂言道。
他在论文里面把一些碎片里面学习到的手法写了进去,而这篇论文,主要就是为了证明这些治疗手法的有效性。
检查了一遍之后,苏茂言就把论文给交到了国协。
而这时国协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对论文进行收集和分类,毕竟收好后还要拿给专家看,专家看完了还得提出意见,要是连初审都过不了的话,那是没有面试资格的。
苏茂言的论文算是交的比较早的,所以排在了伤科论文里面的第三篇。
几位伤科专家也很快的看到了他的这篇论文,不同于大部分候选者的主题,作为一篇讨论损失后遗症的,苏茂言选择的内容在这次交过来的论文里面还是比较少见。
一共就只有两个写这个主题的,另外一个写的还是神经性功能损伤,能不少见吗?
所以专家们也提起了一点兴趣。
毕竟之前那两篇论文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倒不是说是文字上面或者逻辑上面的问题,关键是提出的东西不新,都是大家翻来覆去说过好几年的东西了,也没有研究出个新意来,那这篇论文还有什么意思?
他们才刚起了兴趣,但是一看苏茂言的个人介绍心里就是一沉,虽然主题没有那么千篇一律,可一位二十五岁医生的论文也叫他们顿时没了什么期待感。
二十五岁,刚刚硕士毕业吧?应该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
结果这刚一翻开论文,就发现人家写的还真的是新东西!而且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的新,而是实实在在的弄了个新东西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