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2)(2 / 4)
己的位置坐好,搞不明白弟弟们为什么以前会背现在却不会了,为什么啊?
张英对上小家伙委屈又茫然的小眼神儿,大概知道他为什么疑惑,因为在家的时候,长子次子教弟弟们读书,时不时也会出现这种场景。
尤其是次子廷玉,他自己学东西很快,以为弟弟们读书习字也能和他一样,可是天分这东西是生来就注定的,没有那个天分,再努力也达不到那个高度。
三个小阿哥各自坐好,张英也知道了小家伙们的性子,天分什么的暂且不说,他们是真的没明白读书到底是什么,比如最聪明的九阿哥,满脑子只想着吃螃蟹,小小年纪已经认了不少字的十阿哥十一阿哥,这会儿垂头丧气坐在那里,估计只是发愁他们耽误了吃螃蟹。
真是的,愁什么啊,皇上要是知道小阿哥们都那么聪明,别说螃蟹,就是天上的月亮都能给他们摘下来。
张英是个非常善于教学的老师,尤其是面对要启蒙的小孩儿,不然康熙也不会选了他来教几个小家伙,这会儿摸清楚了几个小阿哥的性子,讲起课来更加得心应手。
既然阿哥们已经认了不少字,以前也背过千字文,重新拾起来比第一次学容易得多,几个简单的小故事成功吸引住小家伙们的注意,就连胤禟胤俄这两个坐不住的小家伙,这回听起来也是全神贯注。
不就是背书吗,他们可以。
*
康熙将小家伙们送到上书房后就回去处理政务了,以往出巡离开半个月都能积压一堆的公务,这次来回方便,赶路的时候也能在车上批阅奏折,出去了一个多月回来也没攒下多少活儿。
他心里惦记着第一次去上书房的小儿子们,干了会儿活儿起来活动活动,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感叹道,梁九功,你说小九他们三个会不会偷偷溜出来玩?
梁九功端着茶笑眯眯过来,阿哥们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皇上多虑了。
朕的儿子朕还不了解?康熙将温度正好的茶水一饮而尽,把杯子放下然后迈腿出门,走,看看他们把上书房祸害成什么样儿了。
张英的性子慢慢吞吞,那三个小子平时机灵的很,虽然他离开的时候用螃蟹吊在他们前头,但是还是觉得不怎么放心。
如果没有被拎到上书房,他们仨这会儿应该再御花园玩耍,带着猫狗祸害花花草草,等中午日头大了才会各自回去找额娘,小家伙们自由惯了,忽然被拘到上书房学习肯定会耐不住性子。
皇帝陛下对儿子的破坏力心有余悸,特意将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来教,从南书房出去经过乾清宫正门就是小家伙们读书的地方,稍微动静大点他在南书房就能听见,丝毫不担心小家伙们闹腾。
梁九功跟在旁边,面上带笑心中腹诽,您想见阿哥们就直说,何必给自己找理由呢?
康熙只带了梁九功出来,他以为那三个小子这会儿要么在房间里睡觉,要么醒着祸害张英的胡子,总之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坐在那儿念书。
老五当年去上书房把教他的师傅折腾的一轮到他当值就叫苦不迭,直到他派了个严肃板正的顾八代过去才终于压下了那小子,胤祈胤禟胤俄这仨小子没少听老五胡说八道,又遇上个温吞没脾气的张英,只怕更能折腾。
老父亲越想越觉得教儿子是个技术活儿,一边叹气一边往前走,乾清宫的所有窗子都是玻璃窗子,干净敞亮还方便他突击检查,康熙站在房间后面的窗子处往里瞧,看到乖乖坐在那儿的小家伙们还真吓了一跳。
是他看错了还是怎么着,张英那么厉害的吗?
胤祈敏锐的察觉到有人在看他,扭头看到躲在窗户后面的汗阿玛,眼睛一亮赶紧跑了出去,汗阿玛,到吃饭的时候了吗?
空手而来的老父亲:
现在才什么时候,如果饿了就吃点点心垫垫,再过一个时辰才能吃饭。康熙把满脑子只剩下吃的小家伙抱回去,然后转头去问张英他们是不是一直都这么乖。
张英一脸赞叹的点头,积攒了一上午的夸奖终于找着机会说出口,这年头老师教导学生对学生只能骂不能夸,就算心里再满意,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生怕好苗子
因为受到太多赞扬把自己给作废了。
不能在小阿哥们面前夸,关上门可就没什么顾忌了,他原本以为皇上让九、十、十一三位阿哥四岁启蒙有点揠苗助长,现在看来只是他见识短浅,皇上家的阿哥和寻常人家的孩子能一样吗,这宫里的阿哥分明各个都是神童。
康熙以为张英让他出来是为了诉苦,已经做好给小家伙们换老师的准备,结果出口就是各种夸,简直把他儿子夸的天上有地上无,这真的是他认识的那个张英?
老父亲被突如其来的彩虹屁给吹懵了,等眼前人意犹未尽的停下之后,才神情恍惚的问道,敦复,你被阿哥们喂迷魂药了吗?
才四岁的小家伙儿,哪儿能被夸成这样? ↑返回顶部↑
张英对上小家伙委屈又茫然的小眼神儿,大概知道他为什么疑惑,因为在家的时候,长子次子教弟弟们读书,时不时也会出现这种场景。
尤其是次子廷玉,他自己学东西很快,以为弟弟们读书习字也能和他一样,可是天分这东西是生来就注定的,没有那个天分,再努力也达不到那个高度。
三个小阿哥各自坐好,张英也知道了小家伙们的性子,天分什么的暂且不说,他们是真的没明白读书到底是什么,比如最聪明的九阿哥,满脑子只想着吃螃蟹,小小年纪已经认了不少字的十阿哥十一阿哥,这会儿垂头丧气坐在那里,估计只是发愁他们耽误了吃螃蟹。
真是的,愁什么啊,皇上要是知道小阿哥们都那么聪明,别说螃蟹,就是天上的月亮都能给他们摘下来。
张英是个非常善于教学的老师,尤其是面对要启蒙的小孩儿,不然康熙也不会选了他来教几个小家伙,这会儿摸清楚了几个小阿哥的性子,讲起课来更加得心应手。
既然阿哥们已经认了不少字,以前也背过千字文,重新拾起来比第一次学容易得多,几个简单的小故事成功吸引住小家伙们的注意,就连胤禟胤俄这两个坐不住的小家伙,这回听起来也是全神贯注。
不就是背书吗,他们可以。
*
康熙将小家伙们送到上书房后就回去处理政务了,以往出巡离开半个月都能积压一堆的公务,这次来回方便,赶路的时候也能在车上批阅奏折,出去了一个多月回来也没攒下多少活儿。
他心里惦记着第一次去上书房的小儿子们,干了会儿活儿起来活动活动,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感叹道,梁九功,你说小九他们三个会不会偷偷溜出来玩?
梁九功端着茶笑眯眯过来,阿哥们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皇上多虑了。
朕的儿子朕还不了解?康熙将温度正好的茶水一饮而尽,把杯子放下然后迈腿出门,走,看看他们把上书房祸害成什么样儿了。
张英的性子慢慢吞吞,那三个小子平时机灵的很,虽然他离开的时候用螃蟹吊在他们前头,但是还是觉得不怎么放心。
如果没有被拎到上书房,他们仨这会儿应该再御花园玩耍,带着猫狗祸害花花草草,等中午日头大了才会各自回去找额娘,小家伙们自由惯了,忽然被拘到上书房学习肯定会耐不住性子。
皇帝陛下对儿子的破坏力心有余悸,特意将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来教,从南书房出去经过乾清宫正门就是小家伙们读书的地方,稍微动静大点他在南书房就能听见,丝毫不担心小家伙们闹腾。
梁九功跟在旁边,面上带笑心中腹诽,您想见阿哥们就直说,何必给自己找理由呢?
康熙只带了梁九功出来,他以为那三个小子这会儿要么在房间里睡觉,要么醒着祸害张英的胡子,总之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坐在那儿念书。
老五当年去上书房把教他的师傅折腾的一轮到他当值就叫苦不迭,直到他派了个严肃板正的顾八代过去才终于压下了那小子,胤祈胤禟胤俄这仨小子没少听老五胡说八道,又遇上个温吞没脾气的张英,只怕更能折腾。
老父亲越想越觉得教儿子是个技术活儿,一边叹气一边往前走,乾清宫的所有窗子都是玻璃窗子,干净敞亮还方便他突击检查,康熙站在房间后面的窗子处往里瞧,看到乖乖坐在那儿的小家伙们还真吓了一跳。
是他看错了还是怎么着,张英那么厉害的吗?
胤祈敏锐的察觉到有人在看他,扭头看到躲在窗户后面的汗阿玛,眼睛一亮赶紧跑了出去,汗阿玛,到吃饭的时候了吗?
空手而来的老父亲:
现在才什么时候,如果饿了就吃点点心垫垫,再过一个时辰才能吃饭。康熙把满脑子只剩下吃的小家伙抱回去,然后转头去问张英他们是不是一直都这么乖。
张英一脸赞叹的点头,积攒了一上午的夸奖终于找着机会说出口,这年头老师教导学生对学生只能骂不能夸,就算心里再满意,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生怕好苗子
因为受到太多赞扬把自己给作废了。
不能在小阿哥们面前夸,关上门可就没什么顾忌了,他原本以为皇上让九、十、十一三位阿哥四岁启蒙有点揠苗助长,现在看来只是他见识短浅,皇上家的阿哥和寻常人家的孩子能一样吗,这宫里的阿哥分明各个都是神童。
康熙以为张英让他出来是为了诉苦,已经做好给小家伙们换老师的准备,结果出口就是各种夸,简直把他儿子夸的天上有地上无,这真的是他认识的那个张英?
老父亲被突如其来的彩虹屁给吹懵了,等眼前人意犹未尽的停下之后,才神情恍惚的问道,敦复,你被阿哥们喂迷魂药了吗?
才四岁的小家伙儿,哪儿能被夸成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