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不疑与墨问都是当日近身听到曹操临终所言的人,曹操,是听着曹盼弹奏的思贤而去的,曹操说过,若是曹盼想他了,便听听这一曲,就好像,曹操还在。
  自曹操去后,没有落过一滴泪,似乎并没有因为曹操逝去而悲伤的新帝,却在为帝的一年除夕大宴上,让人奏了一夜的思贤。
  随着子时的钟声响起,烟花在宫中绽放,胡本恭身与曹盼道:“陛下,子时已过。”
  曹盼怔了一会,待听完了最后一遍思贤才扬起手,乐师这才停下,“子时已过,从现在开始,就是昭宁元年了。”
  这一刻的曹盼,似乎再不是那个让人重复弹着思贤的人,而是真正的帝王。
  “这是属于朕的王朝,也是你们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挑起了他们隐藏的热血,这将是一个新的王朝,这个王朝的灿烂与辉煌,都将由他们一起来书写……
  激动澎湃,开启的昭宁元年,初六过后,昭宁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一大早的百官已聚于正殿之内,正殿名为太极殿,是为朝会之正殿。
  曹盼一身朝服走了出来,群臣参拜,笏板平举,待曹盼叫起再执立。
  “昭宁元年的第一场朝会,诸卿可畅言,这一年,大魏该做什么事。”曹盼跽坐于上,透着冕旒看着下面的群臣。
  “陛下称帝,当议武帝诸子册封,还有于社稷有功之臣,也当论功行赏。”不如他们所料,上朝的第一件事,一个个都提起了封赏。
  曹盼听着应了一声,“平原侯以为,诸兄弟何以册封?”
  平原侯正是曹植,曹植乍被曹盼点名还愣了下,说到诸兄弟的册封,那不是也包括他吗?
  曹植想了想道:“先时父王已经册封了,今对社稷无功,还该再赏?”
  这要不是确定曹盼绝对没找过曹植说过这样的话,都要怀疑这是曹盼让曹植说的了。
  面对这样捅刀的曹植,有人瞪向了曹植,首当其冲的就是曹洪了。
  “陛下登基,本就该封赏,不说你们兄弟二十来个,朝臣亦当如此。”曹洪直白地道破他的意思,瞪着曹植,很是不满曹植竟然觉得不该封赏的态度。
  “可是,封官加爵,皆以功论,往日父王并非拖功不赏,因陛下登基而又再次封赏,那不是赏了两回,一份功劳赏两次?”曹植一脸惘然地提出这么个问题。
  曹盼差点都要笑出来了,她从来不知道曹植还能有这样的想法。目光一下子看向了墨问,墨问道:“平原侯说的哪里话,曹将军岂有此意。”
  被墨问戴了一顶高帽的曹洪一顿,墨问继续道:“既是论功行赏,当以新功而论,曹将军一生征战无数,又怎么会念及昔日之战功而与陛下讨赏,那不是让人笑话,以为陛下亏待了曹将军?”
  曹盼在上头很严肃地问了一句,“朕曾亏待诸位叔叔?”
  这回不用曹洪说话了,夏侯惇已经出声道:“不曾!”
  就连曹仁也应和地道:“不曾!”
  余下的人都力证,曹盼不曾亏待他们,曹洪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曹盼亏待了他啊!
  如此,封赏一事,随着曹植之论,墨问一顶大帽子,再有曹盼那一句问话,直接掀过了。
  之后朝中开始颁布人事调动,荀攸进为尚书令左仆射,是为首相,贾诩为尚令右仆射,崔琰与钟繇为中书省中书令,程昱与夏侯惇为门下省侍中。
  因尚书令一职由曹盼出任过,今不以再设,七相变成了六相,当然还有曹盼颁下的和特许曹仁入政事堂议政的资格,这,也算是变相的承认了曹仁的地位。
  入三省的官吏,还有六部的官员皆有调动,杨修直接进为御史大夫,掌御史台,这可是专门打嘴仗的地盘,杨修垂下眼眸,曹盼这是信他呢?还是不信他呢?
  不过,御史大夫为正三品,杨修还是升官了,倒是周不疑依然还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杨修看了一眼,并不以为曹盼会由着诸相之中,没有一个是她的人。
  不出所料,那已经年迈连这大朝会都不上的贾诩,在得知自己被封为相后,爽朗地笑了,第二天上朝拜谢曹盼,接着把辞官的折子呈上。
  “臣已老迈,为相者,调和阴阳,臣无力而为之,故陛下虽委以重任,臣不得不辞。”贾诩穿着那崭新的朝臣,与曹盼一拜,郑重地推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