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肯定是另找饭馆了。不说他夏陆生对此有没有好奇心,全首都有点儿情报网的人都想知道朱钧秀找哪家饭馆去了,一定是的。
  “你找人盯着他能盯到吗?他给你跟踪?”夏陆生说下属。
  商业谈判本就是非常机密。哪怕朱钧秀当初决定在他的酒店里吃饭,那也肯定是酒店里的人,除了他朱钧秀的人,都得排除在外,相距甚远。
  为此,下面的人说:“我是听说,大饭馆那边的人派人去打听了。”
  都被撤单了,能不赶紧调查是哪个对手抢的单吗?否则,等着下一次再被人临时抢单?亏大了。
  夏陆生听出下属的意思了:“大饭馆那边打听到什么消息?”
  “说是不敢确定。好像朱钧秀那边的人没有故意隐瞒,都发出邀请函了,说是去什么明雅居。没听说过,首都里有个叫明雅居的饭馆吗?”
  夏陆生的钢笔于是落到了桌面上,砰的声。如果他没有记错,前几天晚上,他儿子还说道,说龚家那个小姑娘和龚家爷爷开了家叫做明雅居的小店,他儿子吃了那里的金华火腿念念不忘,害他太太都流了一口水直说儿子不厚道不叫她一起去吃。
  这——是同一个明雅居?
  要在明雅居订餐,有规矩,要提前预约三天,把预约吃的餐单夹在龚老爷子让孙女龚夏雅挂在门口的一个小本子上。拿到订单的龚老爷子会尽量安排。如果接单后觉得不妥,会第一时间联系单主让撤单。换句话说,老爷子不谈钱,只看自己和孙女的心情做菜不做菜。
  这是朱钧秀暗中摸了好久明雅居主子的脾气,再敢最终下单。也就是说,他在明雅居外头暗中窥探有半个多月了。
  以他的身份,做这种偷偷摸摸如偷鸡摸狗的事儿,实在难以对外启齿不说,而且这种活给下面的人去做完全可以的,何必亲自去干。但是,他对此乐此不彼。后来他的随身秘书观察出来了,他喜欢上了明雅居里头的食物飘香。
  只是想去明雅居里头吃一次不容易。龚老爷子不爱钱,彻底击中了只有钱的朱钧秀的软肋。好在上次削个苹果不小心受伤让他获得了一次进入的机会,让他更是下定决心一定得进去。
  至于他从哪儿开始知道明雅居的?可能需要追溯到当年吃林家的寿宴得知了龚家人,得知了不出山的龚老爷子,得知了那个做九十九碗长寿面惊为天人的小姑娘居然是龚老爷子的传人。后来每逢吃东西时总会想到这个龚家祖孙俩。他作为有钱人各种美食吃得多了,对美食更是挑剔到无以形容。今天他要宴请的这位商业谈判对象和他一样,吃得太好都快成厌食了。
  知道龚老爷子脾气怪,他给龚老爷子下的订单当然更要精心设计,绝不能让龚老爷子一看撤了他的单。
  所以,当龚老爷子那天发现他写的那张预约餐单时,摸了老半天胡须,后来回去对孙女说:“雅雅,这次,你来当主厨。”
  龚夏雅一听,赶紧看看爷爷叫她第一次当主厨是要做什么菜。
  餐单上写着:一切从简,三个菜一个汤,两人,吃饱即可。
  三个菜一个汤,两人,吃饱?几个字眼,龚夏雅恍然大悟:熊娃子!
  肯定是又犯了厌食症的熊娃子来觅食了。否则干嘛要三个菜一个汤,超出两人的分量了,说明肚子很饿想吃,可是吃不下,所以只敢要求吃饱了,能吃得下才能吃饱嘛。
  “你给他们简单做做。拿我们这里有的材料给他们做就行了。”龚老爷子也是一样这么认为的,和孙女说。反正他老爷子都不怕什么人来吃,外国首相都吃过他做的菜,有什么可怕的。
  龚夏雅听着爷爷的话点头,摸一摸发辫先去学习了。
  第29章
  馋嘴, 最馋的时候,可以跑断两条腿。所以说,民以食为天。
  阿拉伯贵族的萨费尔先生算是个老北平通了, 这个外国友人曾经在首都住了多年,见证了这个国家物资短缺人民肚子吃不饱的时期。那时, 他和国人一块在街头端着碗豆汁儿能喝得满头大汗十分尽兴。如今,他尝着四处都有卖的豆汁儿,感觉不到以前那种甜味儿。说起来,豆汁儿这东西从来不甜, 这是怎么回事?
  他也道不清说不明白。眼瞅着这个国家的人民逐渐物资丰富,不会缺衣少食了,他有种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美食的感觉, 想找, 但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老字号,没变过,去吃的时候,滋味变了。
  从机场下飞机,坐在轿车上, 望着沿路的马路风景,似曾相识, 好似未变。萨费尔的大胡子脸上浮现出的是茫然。这次,他带了王子的皇室基金,将近几千万启动资金后续几个亿的投资要来这个开放了的国家进行投资。这个世界都说,这个国家现在开始遍地是黄金, 随便投资都能收益。可是,王子的钱,哪里能乱投。
  寻寻觅觅, 这不,挑中了三家风投公司推荐的项目。一个是在圈内素有狼王之称的风投达人朱钧秀。这个人,性格太狼,说实话,朱钧秀带着人赚钱可以,可是,也叫投资人很担心他太过激进的狼性是否带来错眼。朱钧秀的性格可以说与他萨费尔不太融洽。
  另外两家,一家齐家办的利达投资,作风较为四平八稳,可是太过平了,未来利润可能达不到王子和皇室的高期待。再有一家姓韦的,有些叫人捉摸不透,一会儿积极一会儿后退,感觉是诱敌深入,可是据说这家姓韦的项目都非常好,投资的人收益都非常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