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藕粉凉糕和炸藕饼(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会过日子”可能已经不太恰当了,应该说,是“会享受生活”。
  最令萨沙惊讶的,是何田他们还做了两道夯土墙,放在了他们的新屋子里。
  这种利用方法,真是闻所未闻。
  何田和易弦的解释是,夯土是高热质量材料,又能调节室内湿度,在房间天花板上安上轨道,建两道活动墙,白天推到房间中间变成一条直线,把房间分割成两部分,阳光通过窗口直晒在上面,晚上把两道墙推成l型,隔出一个更小也更温暖的卧室,土墙再慢慢散发白天吸收的热量,那不就更暖和了吗?
  到了夏天,还可以把两道墙都给折叠起来,推到房间两个角落,屋子又通风又凉爽,土墙还在调节湿度,就算下雨了,不烧地暖也不会觉得屋子里潮湿。
  萨沙听完,觉得,真有道理啊。而且,土墙最怕的就是水,还怕长草,放在室内,这问题都解决了啊。
  于是他就陪着何田易弦一起做起了“活动土墙”。
  说是两道活动墙,其实是十二片活动的墙板,每片五六厘米厚,四周包了一圈打磨得十分平滑的杉木木框,木框上安了滑轮,在天花板上装轨道里运转顺滑,所以就算把几片土墙一起推动,也不会觉得沉。
  而且,到了何田易弦这儿,萨沙才知道,夯土墙,也能做成美美的。
  他们俩试验过之后,在做土墙时还镶进去了两道彩色的小石子作为装饰,每片墙板上的石子线条都不一样,合在一起时,能看到两道彩色的弧线上下翻飞缠绕。
  这两道彩线刚好和目光所及的高度水平,线条流利灵动,使灰黑色的土墙墙板的厚重感消失了。这些彩色小石子,全是他们俩捡回来的火山玻璃。
  尤其是阳光直射在墙面时,半透明的彩色石子就发射出极为瑰丽的光点,投在地板上,家具上。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墙板底部做了三十四厘米高的树叶拓纹,这墙就更漂亮了。
  夯土墙现在折叠在屋子角落,现在放的,是用竹子和花纸做活动墙。
  这个更风雅了。每扇竹子花纸墙板和活动土墙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薄了很多,竹子框只有一指的厚度,就刚好能安上轨道轮轴的厚度,墙面由两条细竹篾分成三格,两端的格子三四十厘米高,中间是长长的格子,说是活动墙,看起来更像屏风,手工做的纸是牙白色的,上面压了疏疏离离的竹叶和花瓣,淡雅清新。
  易弦说是用来遮阳的,但是萨沙觉得更像是用来装饰的。
  阳光照在纸墙上,压花纸上的竹叶花影就投在地上,朦朦胧胧的,非常好看。
  萨沙知道自己很可能一时用不上这些技术,但仍然把这些细节都记在了笔记本上。
  他知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何田还送给他了一本她做的笔记本,可是他还是想看做纸的过程。
  不过,很遗憾,何田说今年不再做了。要想学,等明年再来吧。
  告辞时,何田把一个小木箱交给他,嘱咐他转交给三三。
  木箱里装的是她今年缫成的丝和一封信。
  除了这个,何田还让萨沙带给三三和三保一竹罐的藕粉和一罐蜂蜜。
  萨沙从前没见过荷花,当然也不知道藕粉是什么,打开罐子,只觉得清香扑鼻,罐子里的粉末细腻,倒不是很白。
  他正以为这是姑娘用的什么往脸上扑的粉呢,就听何田说,“吃的方法我都写在信上了。”
  听易弦解释之后,萨沙又赖着不想走了,“你们带我去采点莲藕吧!再教教我怎么做藕粉的!等我们家今年收了米,我用两袋大米跟你们换。”山民们说的袋,是大麻袋,一麻袋大米大约是二十五公斤。
  易弦想了想,觉得可以交易,就带萨沙去了一个附近的池塘,挖了两筐藕,一筐让他带回去跟三三家分,另一筐带回家,做成藕粉给他看。
  采莲藕,做藕粉,又花了一整天时间。
  当然还少不了教萨沙莲藕的吃法和种植方法。
  做藕粉剩下藕,何田切碎了,和肉馅混合,裹上一层蛋液,蘸了面粉,再裹一层蛋液,蘸了揉碎的面包屑,放在油锅里一炸,香脆得萨沙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