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罐头、橡胶与发电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使用玻璃瓶装罐头,也得层层包装,这太占船舱空间了。换成可以贸易的瓷瓶,就能节省大量空间,让货舱同时装商品和食物。
  等于是船员吃了罐头,再把罐头瓶卖给外国老。
  当然,如果航程过于遥远,一般要留一半瓷瓶,把食物烧煮成罐头,返航时又给带回来。
  美洲航线是最适合的,去时中途无法补给,靠吃罐头补充维生素。归途可在夏威夷补给,不需要罐头食品,把瓷瓶全卖了可让利润最大化。
  赵瀚笑道:“朕记得你姓杨,既然参与过罐头研制,可以给大家讲讲是什么原理。”
  杨爽站起来说:“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多肉眼不可见的生物。我们观察过水果、米饭、肉汤、蔬菜的腐败过程,可能是显微镜倍数还不够,只能看到许多细小的点状物。我们猜测那些点状物,也是某类生物,它导致了食物的腐败。”
  武将们已经习惯了,这两三年秋猎,皇帝都爱把钦天院带上,总要发出一些奇谈怪论。
  碍于显微镜的倍数限制,钦天院虽然可以观测细菌,但只能看到许多小黑点。他们把细菌跟水熊虫视为同类,认为都是些小虫子,赵瀚也无法强行解释,只说那些黑点如此微小,可能跟水熊虫不是同类生物。
  医生们用显微镜观察病菌,同样只能看到小黑点。然后根据这些黑点的宏观区别,完全瞎蒙是什么病虫(病菌),经常把好几种病菌混为一谈。
  显微镜的倍数,亟待提高!
  至于怎么提高,赵瀚完全不知道,或许还要发展一两百年才行。
  杨爽继续说道:“我们把这种细微生物,唤作微生物。空气中,清水中,到处都有微生物,通过烧煮加热是可以杀死的。因此把食物放进瓷瓶,用软木塞塞好,大火煮沸杀虫,再淋蜡彻底隔绝空气,就能长时间的保存食物。”
  “好!”赵瀚笑着鼓掌。
  正在吃饭的皇室、宫女、侍卫、武将、文官、学者,全都跟着皇帝一起鼓掌。由于现场人数较多,那些隔得远的,根本不知道在说啥,但见大家都在鼓掌,于是也跟着疯狂拍手。
  赵瀚让众人继续用餐,随口问道:“橡胶实验得如何?”
  李铨不仅带回了橡胶树苗和种子,还带回一些已经凝固的天然胶乳。
  负责研究橡胶的皇甫隽,此时正在隔壁桌吃饭,连忙放下快子站起:“回禀陛下,从美洲运到南京,那些胶乳早已凝固,臣等没见过液态的橡胶乳。因此,只能对固态橡胶进行研究。温度高了,橡胶会变软。温度低了,橡胶会变硬。反复多次高温加热橡胶,橡胶会彻底老化,甚至是失去弹性。”
  “就这些?”赵瀚有点不满意。
  皇甫隽无奈道:“陛下,臣等希望能研究还没凝固的橡胶,已经凝固的就只能做冷热实验了。”
  赵瀚对此表示理解,说道:“吕宋和椰城的橡胶树,再过两三年应该能割胶了。你们自己报名,在吕宋建一个研究所,专门研究橡胶的配制和使用。去了吕宋,俸禄不变,但有额外津贴。”
  “是,臣愿去吕宋。”皇甫隽其实不想去,但必须给赵皇帝面子啊。他是橡胶项目的负责人,不去也得去,否则必然让皇帝失望。
  天然橡胶有严重缺陷,就说抹在布料上做防水布吧。气温骤然下降,那层橡胶就弹性变弱,甚至是变得脆硬易碎。而被太阳暴晒之后,又将严重老化,多晒几次就不能用了。
  而且不耐摩擦,无法做成轮胎。
  负责橡胶项目的学者们,已经制定了实验计划。
  手段非常粗暴,就是把各种物品,混合在胶乳里搅拌,然后记录每次的实验结果。总有一两种东西,能跟胶乳产生反应,试错试得多了,就能试出对的配方。
  赵瀚突然又问:“电呢?”
  一个叫彭仁虎的学者站起来:“陛下,我们用电杀死了一只小鸡仔。”
  “哦,快说说。”赵瀚顿时来了兴趣。
  彭仁虎说道:“以往发电,都用玳冒、琥珀之类,昂贵且非常不方便。五年前,欧洲德意志的马德堡市长,发明了静电发电机……”
  “等等,”赵瀚问道,“马德保市长?他跟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关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