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第2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茂也同时请了林逊之过府,请他帮忙做新书最后的校正,与修改完善的工作,是以他也经常来与徐茂一起讨论新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他们三人在一起在书房里做事,如果刚巧顾瑜有不明白的地方,林逊之便会停下来,耐心的与她解释。
  林逊之是新进会元,他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读上来的,知识渊博,涉猎广泛,每每给顾瑜讲解典故或故事时都非常清楚易懂,如此几日下来,顾瑜便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韩青梧本想拜林逊之为先生,他没有收,反倒是让顾瑜捡了个巧,在林逊之的偶尔教导下,她也愈发的喜欢学习了。
  韩青梧这几日也一直在外奔波,忙于寻找合适的新房子,两人真的都忙得只有晚饭时候才能见上一面。
  如此忙忙碌碌的又过了几日,便到了府试放榜的日子。
  知府大人府内,今日辰时要贴出去的榜单已经写好了,知府陈之与与同知李广泰,还在做着最后的核对。他们翻看着上榜的考生的试卷,然后再核对榜单上的名字。
  这榜单是要贴出去公示的,所以半点马虎不得。
  待李广泰翻到一份字迹飘逸洒脱,排版工整的考卷时,他忍不住扫了两眼试卷的内容。
  扫了两眼,又细看了一番,李广泰抚着胡须,赞许地点了点头,拿着卷子递到陈之与面前,“大人,请看这一份考卷。”
  “这卷子怎么了?”陈之与接过来,“可是有不妥的地方?”
  “没有,只是觉得这名考生在回答正清改制这道题时,立意颇为新颖,从他举的例子来看,应该是对民生也下了一番功夫,做了调查的。”
  “‘如百姓餐桌上最为常见的配菜,蒜,自改制后,仅需两文钱三颗,’”陈大人又往下看,“‘盐,自改制后,为一两银子一斗,虽价格仍然不低,但因其消耗较少……’哈,广泰,这名学生有意思,竟然对这些了解的如此清楚,写的就好像他真的在家买菜烧饭一般。”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陈之与拿着试卷,想了想,对外面喊了声:“侍卫!”
  他叫来一名侍卫,让他现在便去市场,了解一下卷子上写着的,这几样物品的价格。
  待侍卫走后,陈之与将整个卷子翻看了一遍。
  问题回答的干脆利落,条理分明,字迹清晰洒脱,虽说在经史部分,有些问题的答案完成的不够全面,可以看出基本功不是很扎实,但这都是死记的东西,只要认真研读背诵,假以时日,想要完成的更好不是难事。
  陈之与看了看那卷面上写着的成绩,然后又去翻看试卷第一页的姓名,上面赫然写着:韩青梧。
  又是他?!
  第30章
  看到这个名字, 陈之与忽然想起, 就在前两日, 惠州城的望族, 茶商世家的嫡长子韩元安, 还来找过自己。
  他备了不少年货, 说是年关将至, 年前来看望一下,但是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稍微提了提, 若是可以,希望能在这次府试上,压一下韩青梧。
  韩元安他当时拿了那么多的年货, 自己当然是要顺着他的话说, 韩青梧是谁,在那个时候根本不重要!
  那时陈之与还觉得韩元安有些杞人忧天, 这府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真以为谁都能轻易考过吗?那朝堂岂不官满为患了?
  所以陈之与答应的还是挺爽快的。可现在一看, 这不是为难自己了吗?他原本想着, 有极大的可能, 这韩青梧的府试原本就考的不甚理想,那么自己便做个顺水人情, 却万万没想到,这……成绩看着, 还是挺不错的啊!
  陈之与摩挲着下巴, 着实有些拿不定主意。
  要说暗中做点手脚倒也不是不行,但这韩青梧,十几日前,才因私盐一事打过交道,还帮自己立过一功呢!
  这倒是叫陈之与有些为难了。
  陈之与烦躁地将手上的卷子朝桌上一扔,“这韩元安与这韩青梧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害本大人在这里左右为难!”
  林广泰不明白他好端端的发什么火,“大人,这好好的看卷子,怎么又扯到韩元安了?”
  说着,林广泰将韩青梧的试卷拿过来,理理顺,便要放回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