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班班主任宋福山呵呵笑一声,“我嫉妒,我嫉妒谁了?我这话难道说错了吗?三班哪一次自习课不闹的最凶啊?走操场上都能听到他们的动静!”
  刘老师要反驳,唐老师拦住说道:“你别理他,你越理他,他越带劲!他班上没有考好,总要找个发泄口不是?”
  面对三班的崛起,唐老师心里其实也有些不是滋味,毕竟自己不是班主任,但他又兼带了三班的数学,数学又格外考得好,眼看就要超过一班。高兴和忧愁混杂,他决定回去后,好好整一整一班那些家伙们,给他们上上紧箍咒,要真是被人普通班给超了,哪怕他是代课老师,他也觉得没脸。
  刘老师暗地决定,一定要好好抓一下班级的纪律,让姓宋的明白,什么叫实至名归!她回班级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换座位。
  明朗第一名,这次自然要坐第一排的最中间,余小龙第二名,坐第一排中间略偏的位置,严学文第三名,坐明朗的另外一边,余下以此类推。座位换好了,心愿得偿的余小龙回头寻找肖娟。肖娟名次也上升得很快,第七名。余小龙看见坐教室门口的的肖娟,不禁嘿嘿笑了声。那位置可是绝了,老师进来第一个就能看见,因为有墙着,根本就没有办法提前探知情况,真是什么事都做不了。不像他那位置,看似在老师眼皮底下,但还有个讲台可以拦一拦。
  肖娟看他得意的样子,气得拿起手中的书就砸了过来,她那位置不仅绝,而是绝到极点,因为同桌就是宁婉夕!
  宁婉夕心里也是格外的不爽,她居然被挤出全班前五了!真是气死她了。成绩到手的那一刻,她心里就憋着火,换座位发现肖娟是同桌,真是当堂掀桌子的心都有了。现在肖娟居然敢拦她的视线,从她头上扔东西!
  “啪”宁婉夕将手中的书一下子拍在桌子上,站起来冲肖娟吼道:“你干什么?我看书都看不进去!”
  肖娟嗤一声,“你看书看不进,关我什么事?有病吧你!”
  宁婉夕忍了一整天的委屈一下子决堤了,哇一声大哭起来,“你才有病!你是神经病!”
  面对宁婉夕的眼泪,肖娟虽然有些胆怯,还是据理力争道:“你才神经病呢,你以为谁愿意跟你同桌了?”
  宁婉夕气得将手中的书砸想肖娟。这下肖娟可没忍了,一把推向宁婉夕。宁婉夕差点摔倒,她几时受过这委屈?尖叫一声,双手如鸡抓,胡乱打了。
  这已经上升到了武力了,旁边看热闹的自然开始劝了。余小龙双手往两边课桌一撑,直接跃过来,往两人中间站,叫着:“别打了,别打了,疼啊,我身上这也是肉啊。”
  明朗也跑过去,将肖娟拉开了。有同学已经跑刘老师办公室报告情况去了。刘老师风风火火过来,见两个女生居然打起来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姓宋的才说过他们班纪律不好,她还要反驳来着呢,这马上就打嘴了。
  刘老师一手一个将两个人都抓到办公室了,严厉教育批评了一番后,让她们每人写五篇千字检讨,明天交。要不能按时完成,就请家长!
  没办法,女生总不能像男生那样,让罚站到教室后面,或罚蹲凳子。女生脸皮薄,更何况这两个成绩还不错,一个稳当,一个冲劲足,都是好苗子。
  其实肖娟更愿意老师罚她站教室后面,五篇千字检讨书,她不得写到吐血啊。她最讨厌就是写作文了。
  没办法,只能求助了。
  明朗摇头,“我的字迹都跟你不一样,怎么帮你写?”
  余小龙拍一下肖娟肩膀说:“你傻啊?写什么写?直接找一本书抄!下面垫张复写纸,五篇检讨书,半个小时就搞定了!”
  明朗笑道:“你以为刘老师是瞎子?这用复写纸写出来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了,更别说内容一模一样了。我劝你呀还是早点开始,早写完早了事,就当是练练字了。”
  肖娟想来想去,决定取个综合,用复写纸弄两篇,自己手写三篇,拉了余小龙,让他帮忙找范本。
  刘老师收到检讨书,自然很快就发现了,气得牙疼。按她以前的惯例,这种明目张胆的抄袭作假,那肯定是要翻倍罚了,但肖娟成绩进步很大,从年级一百名开外,杀进了前五十,平时也没见多努力,足见天赋好,好好培养培养,说不定又是一个明朗。
  她于是将肖娟叫办公室,语重心长谈了个把小时的心,让把抄袭的检讨拿回去,再重新写。
  到南江市参加奥数竞赛的时间到了,这一天明朗起了个大早,跟朱虎一道来到了学校。法院的判决下来了,他们得在明聪被关押前,赶紧将那边商铺的转接手续办好。前一天,明朗就跟刘老师和唐老师说了一声,想让她外公跟学校的车一起到南江市。
  对成绩好的学生,老师一般没啥抵抗力。更何况,学校的车位置确实有多。明朗跟朱虎上了车,发现车上不仅仅只有他们学校的学生,还有两个陌生面孔。一个老师模样,一个学生模样。
  宋辉悄悄告诉明朗:“那是金河中学的,他们学校明年就要撤了,然后学生和老师都要并到我们学校来。这个女的就是奥数考二等奖的,那边的是他们的老师。”
  奥数二等奖,那可相当了不起了。老早就有传柳镇底下各村的中学要在几年内撤销,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各村中学的生源也在不断减少,听说有学校一个年级才一个班,班上的学生都不到二十个。整合师资力量和生源,确实在所难免了。对于这个,明朗还是有印象的。她记得自己初二初三开始,班上的学生变化很大,有调走的,有插进来的,插进来的多半都是低下村中学的。
  到了她上高中的时候,柳镇已经没有村中学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