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客家的?”陶然还是第一次知道,她把位于蒸屉中间的蘸料碟拿了下来,轻轻一嗅。
  “蘸水是小米椒,蒜碎和酱油,我尝尝好不好吃。”
  陶然一边说着,一边伸出了筷子。
  与同时,她的父亲陶典也不甘落后,直接夹起了一个萝卜饺。
  “不是用大米粉做的?”陶然看着眼前晶莹剔透半透明状的萝卜饺疑惑着。
  “不是,你吃了试试。”陶典否决,让女儿自己尝试。
  通过品尝发掘食材的地道风味乃是吃主儿的乐趣。
  陶然用筷子一夹,萝卜蒸饺的皮似乎很软,又十分的薄。
  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先蘸着调料吃,怕迷惑自己的舌尖,准备空口吃一个萝卜饺,父亲没有告诉她这饺子皮是什么面做的。
  既然不是面粉,也不是大米粉,她倒是要尝尝究竟是什么!
  一口咬下去,萝卜饺的面皮又软又滑,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旷野清香,陶然仔细咀嚼,这味道……
  饺子皮很是细腻,吃在嘴里是润润的口感,陶然琢磨了一下。
  “是地瓜粉的和面?”她看着父亲问道。
  陶典赞许地点了点头,夹起一个萝卜饺送入口中。
  萝卜饺的表皮轻薄,甚至隐约透过表皮看到内里的馅料,带着些微的粉嫩。
  这一口吃下去,陶典眼中精光闪烁,好正宗的萝卜饺!
  饺子皮又粉又滑,甚至能吃出红薯本身的香气。
  道地食材,这包饺子用的应当是本土的红薯粉,而非机械碾成的。
  如今许多食材粉面粉条都以机械制成,省事省时省力,一般人或许吃不住来,但他们这些舌头细腻的老饕,一个咂摸就能品出来。
  即便陶典不知道这红薯粉究竟是店家自己做的,还是买的,但心中不免提高了一份评价。
  对于食客们来说,包饺子用的是什么粉什么面,是机械的还是手工的根本无所谓,他们也不会主动去问。
  明明能够用更廉价,降低成本的机械粉,却用了手工的红薯粉,这里看到的是店家的用心与对于食物的坚持。
  咀嚼之间,鲜香绽放。
  这萝卜饺中内馅的萝卜不是萝卜丝,不是萝卜条,不是萝卜块,而是萝卜泥!
  萝卜用的是上好的白萝卜,水嫩无比,切块煮到八分熟沥水后捣碎成茸,之后加以香料炒制,再以红薯粉勾芡成糊出锅。
  这就是关键的萝卜馅了,当然,萝卜馅里不只是萝卜,还有剁碎调味的五花肉与新鲜的鱼片。
  细腻的红薯面皮包裹着鲜嫩的鱼片,五花肉糜与萝卜泥紧挨着,吃在嘴里,这一口鱼片的鲜甜,五花肉的喷香与清津的萝卜无比和谐。
  尽管有着鱼片与五花肉,但并不显得喧宾夺主,混在一起是无比诱人的清香,鲜美惊人!
  “好好吃啊,这个饺子馅里居然还有单独的鱼片,饺子皮还有点韧性,像虾饺但又完全不一样。”
  “是啊是啊,我本来以为就是正常的胡萝卜牛肉蒸饺呢,没想到完全不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