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3)(2 / 6)
那天沈复等了很久,才看到舒云章回他:应该正在想怎么说。
沈复以为舒云章去问了沈在,才会在收到这条消息后马上看到沈在和他说:哥哥,我去参加了一个团体项目,我们是第一名。
但是沈在没有把膝盖受伤的事情告诉沈复,他问舒云章要不要说,舒云章认为他可以自己决定。
沈复的高兴从屏幕里也特别能感受到,所以沈在说他不想让哥哥知道了,舒云章尊重了他的选择。
沈复知道舒云章带沈在去做心理咨询的时间,先在微信里问他能不能接电话。
舒云章去了走廊,给沈复打过去。
沈复第一句话语气就不是太好,小在腿受伤了?
不管他是怎么知道,舒云章都不会再瞒下去,是,到终点摔的,差不多好了。
你们怎么不告诉我?
小在自己选的。
沈复冷静了一些,好吧,没什么大问题就行。
接着舒云章和沈复聊了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事情,沈复又想到刚开始带沈在去见心理医生的时候。
沈在好像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除此之外,所有人都是透明的。
他的眼神总是很呆,木木地看着一个方向,能被沈复随意地带走,但却要沈复说很多话才能回应一两句。
医生的结论是,如此严重的回避型人格,和周围环境的否定性评价有关。
简言之,沈在被排斥得太多,得不到认可。
沈复和舒云章讲了些以前的事情,舒云章都有印象。
沈在刚刚回来的时候,舒云章还在国外,只见过他几张照片。
蒙住那双眼睛,小孩儿长得太好,就是瘦。
舒云章只看了一眼,沈在的眼神太空洞,像什么东西都缺到心里去了,尖瘦的下巴连着被骨条撑出来的脖颈线条,让舒云章想到很多空缺。
盖屏幕用的力气太大,那次舒云章平板的一角碎开来。
你不是常常念吗?见到了,和你想的差距大吗?沈复苦笑着问。
舒云章不说话了,他以前总是喜欢发呆,沈复想知道他怎么了,问过很多遍,舒云章只回答过一次。
我在想,那天舒云章喝醉了,大拇指和中指拎着一罐酒,声音懒懒散散,却带着沉重的哀伤,我的小弟弟,你长什么样子啊?
沈在五岁时走丢,十六岁才被找到。
有时舒云章会去思考这种巧合,是不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道很难跨越的坎,而这道坎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六岁那一年。
沈复和舒云章,也是在十六岁失去他的。
沈在快出来了,舒云章打断他,我带他回家。
舒云章好像走神得厉害,沈在甚至以为他等得困了,只好抓着他的手说:我们回去睡觉吧。
舒云章这才回神,问:什么睡觉? ↑返回顶部↑
沈复以为舒云章去问了沈在,才会在收到这条消息后马上看到沈在和他说:哥哥,我去参加了一个团体项目,我们是第一名。
但是沈在没有把膝盖受伤的事情告诉沈复,他问舒云章要不要说,舒云章认为他可以自己决定。
沈复的高兴从屏幕里也特别能感受到,所以沈在说他不想让哥哥知道了,舒云章尊重了他的选择。
沈复知道舒云章带沈在去做心理咨询的时间,先在微信里问他能不能接电话。
舒云章去了走廊,给沈复打过去。
沈复第一句话语气就不是太好,小在腿受伤了?
不管他是怎么知道,舒云章都不会再瞒下去,是,到终点摔的,差不多好了。
你们怎么不告诉我?
小在自己选的。
沈复冷静了一些,好吧,没什么大问题就行。
接着舒云章和沈复聊了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事情,沈复又想到刚开始带沈在去见心理医生的时候。
沈在好像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除此之外,所有人都是透明的。
他的眼神总是很呆,木木地看着一个方向,能被沈复随意地带走,但却要沈复说很多话才能回应一两句。
医生的结论是,如此严重的回避型人格,和周围环境的否定性评价有关。
简言之,沈在被排斥得太多,得不到认可。
沈复和舒云章讲了些以前的事情,舒云章都有印象。
沈在刚刚回来的时候,舒云章还在国外,只见过他几张照片。
蒙住那双眼睛,小孩儿长得太好,就是瘦。
舒云章只看了一眼,沈在的眼神太空洞,像什么东西都缺到心里去了,尖瘦的下巴连着被骨条撑出来的脖颈线条,让舒云章想到很多空缺。
盖屏幕用的力气太大,那次舒云章平板的一角碎开来。
你不是常常念吗?见到了,和你想的差距大吗?沈复苦笑着问。
舒云章不说话了,他以前总是喜欢发呆,沈复想知道他怎么了,问过很多遍,舒云章只回答过一次。
我在想,那天舒云章喝醉了,大拇指和中指拎着一罐酒,声音懒懒散散,却带着沉重的哀伤,我的小弟弟,你长什么样子啊?
沈在五岁时走丢,十六岁才被找到。
有时舒云章会去思考这种巧合,是不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道很难跨越的坎,而这道坎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六岁那一年。
沈复和舒云章,也是在十六岁失去他的。
沈在快出来了,舒云章打断他,我带他回家。
舒云章好像走神得厉害,沈在甚至以为他等得困了,只好抓着他的手说:我们回去睡觉吧。
舒云章这才回神,问:什么睡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