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皇帝的三板斧(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把水搅的很浑很浑,固始汗一死,短短时间,就让和硕特汗国,分裂成了青海的青海汗国,康巴的康巴汗国,还有藏地的和硕特汗国,甚至西域的总管们中立,积石山的老五的不听调。
  现在更借调查为名,要让吉雪巴分治前藏,让达延汗只统后藏,甚至进一步让五世和四世分管前后藏的教务。
  虽然这二十多年来,格鲁派的事实领袖是四世,但这位年迈高僧为人较稳重,权力欲望不大,不像年轻的五世,迫不急待的想插手世俗政务,想趁机把卫藏甚至是安多康区的大权,都集中到布宫。
  格鲁派名义上的教长是甘丹寺的主持,也叫甘丹赤巴,因为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甘丹赤巴也就是格鲁派的法王,有宗喀巴法座继承者的美誉,但实际上甘丹寺在黄教三大寺里,排名最后,最大的是哲蚌寺,然后色拉寺,最后才是甘丹寺。
  而达赉向来是兼任哲蚌和色拉寺主持的,常任不变,而甘丹寺的主持却是选任制,要经过达赉的认可,任期仅三年一期。
  其地位远远不及五世这系,就连后藏的班单系实力也相差甚远,格鲁派五万僧人,达赉系就有三万多人,而班单系才九千。
  虽说达赉管前藏,班单管后藏,其实就算在后藏地区,达赉系的僧人也远超班系的,达系拥有的庄园、人口更是远超班系。
  班系包括扎什伦布寺所在的日喀则,经历代历权贵赠予的庄园,大约有五个相当于宗的大型庄园,六十八个中等庄园以及二十六处牧场,合计相当于十个宗左右地盘,九千农奴。
  而达系拥有十二万户庄园属民农奴。
  达系在后藏就掌握着约二十个宗的地盘,这还没算大本营的前藏,甚至连江孜这个重镇,原来就是由达系控制的。
  双方的实力差距是非常大的,班主要势力就是在大本营日喀则一带。
  皇帝现在借机把前后藏分开,不仅政划分开,甚至教也分开。
  这就是刻意的让这两大黄教首领平衡,把后藏属于达系的寺庙、僧人,甚至是庄园、农奴、僧兵都划给班管理。
  原来固始汗辛苦建立的卫藏汗廷甘丹颇章,则要实际变成前后藏两个地方政府。
  大明的卫藏衙门,充当前后藏两方势力的联络者,甚至将来还可能是上层领导机构。
  在这个计划里,还有一个暂时没有提的一些隐藏计划,那就是等他们接受了眼前条件,分据前后藏后,到时大家会以调停维和的理由,要求驻军尼木大峡谷,甚至进驻日喀则和喇萨之间的江孜堡。
  至于调查结果什么时候出,达赉和达延谁对谁错,其实那都不重要,大明需要的是一个楔机,改变现状的机会。
  等一切安排部署到位,到时既成局面就很难再改变了。
  那时吉雪巴家族将在大明支持下在喇萨建立一个汗廷,统领前藏。达廷汗只能在日喀则继续统领他的半个和硕特,或者再兼领阿里地区。
  至于青海,那仍然会是达赉的青海汗国,而康区和积石山那里,会是罕都的康巴汗国。
  至于说固始汗西征参与灭叶尔羌得到的那大片南疆之地,则大部份会被大明笑纳,喀什可能暂时让给扼鲁特汗国。
  在整个计划里,达延汗是最倒霉的,但大明给他留了一丝余地,这就好比溺水之人看到一根稻草都会全力抓住,他不抓住大明递出的这根稻草,他就会立马溺死。
  抓了,接受了大明条件,虽然损失巨大,起码还有一丝希望不是?
  对达赉巴图尔来说,大明扶持他当了青海汗,没能当上整个和硕特的汗,那也是他得位不正,兄弟伙们不支持。
  敢闹,那就让康区的罕都爷俩制衡他,甚至稍放松下达延汗脖子上的锁链,到时达赉就会架不住低头的。
  其实朱以海的策略一点也不高明,中原王朝几千年来,对付草原游牧部族,一直都是这老三样,可偏偏他们就是扛不住这简单的老三样。
  说到底,也是因为草原部族本身的体系架构不完善导致的,中原王朝别看有时经常挨打,今天匈奴人欺负我,明天柔然人揍我,后天突然人饮马渭河,然后什么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一个个的没完没了。
  但实际上,中原王朝虽然也经常被游牧民族揍,但几千年的积淀和进化,使的中原王朝是个大一统的王朝,是中央集权的政体,挨打是有,但中原王朝能从先秦时百家争斗,到最终秦一统天下,然后汉唐开疆拓土,大明追亡逐北,从黄河流域,到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那可都是实打实打下来的。
  周边无数蛮夷,最终都被征服了,中原王朝有过亡国亡朝,但没亡过天下,没亡过华夏汉文明,被打倒了也能再站起来,会不断的复兴崛起。
  可许多草原部族或是西南蛮夷等,可就没这种本事了,强也忽然,亡也忽然,总难有几世之强,比起大一统中原王朝起码二三百年,差太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