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43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绍见状微微有点诧异,心里稍微一想,王朴似乎是怕魏仁浦功劳过大,今后压他一头。王朴一直魏仁浦地位高,此时讲究上下尊卑,若是曾经的上峰要在下属面前低人一头,着实是很抹不开脸面的事。
  “准王使君所请。”郭绍道。
  史彦超也急不可耐道:“末将请为前锋。”
  这时郭绍却道:“用兵开战,暂时不急。”
  不管怎样,郭绍的作风已经很急了。这时代,干一件大事通常非常慢,比如日本国摄关大臣答应朝贡,这个期限可能是二十年、甚至五十年!或者一次国内的革新,过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
  但郭绍的性格不同,他比较习惯雷厉风行,想到的事就马上干。如此作为有时会显得激进,造成一些副作用,如禁军兵制改革,立刻造成了严重的钱荒。不过很多时候,却是利大于弊,有些事不过是效率问题……人人都说日本国海阔路远,实际多远?行船不过几天的路程罢了。
  第七百九十九章 樱花
  杨衮挟国书辗转到平安京,同样受到了日本国官吏的接待礼遇,但未能得到重视。有官员前来拜访谈论,皆含糊其辞,有敷衍之嫌。
  他顿感此行不易。
  半月后,又有访客来到行馆,不过是个仆从带来的书信。杨衮展开一看,上面用字迹清晰的汉字行书写成,自称日本朝廷参议小野好古,想邀请大辽使节杨衮到他居住的寺庙品茶。
  幸好杨衮以前长期和幽州南院、北汉国打交道,看得懂汉字,不然这书信还得叫人翻译。
  杨衮在平安京人生地不熟,正愁没有门路,只要有日本国官吏愿意结交,他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他看了一眼带信的仆从,腰间挎着短刀,没戴帽子、头上梳着发髻,颇有几分汉儿的装束模样。他便随口问道:“令公为何住在寺庙?”
  仆从用汉话道:“小野君精通战阵、和歌,也对佛法修为颇精,常住在寺庙。”
  杨衮点点头,“请带路。”
  身在异国,杨衮只带了两名随从,一行四人骑马出城,及至一座山前,他们只得留下一人看着马,弃马步行爬山。那山间蜿蜒陡峭的土石小路,很快就让杨衮颇感艰难。
  走了近半个时辰,这才在葱郁的山林中看到了寺庙檐牙。此时杨衮已累得气喘吁吁,头昏脑涨,若非看到房屋屋顶了,他真是有点坚持不下去。杨衮也是武夫,但在北方草原,实在很少爬这么远的山路。
  “笃笃笃……”木鱼的敲击声和听不懂的日语经文唱诵朦朦胧胧,杨衮只觉头部缺血似的,早已失去任何欣赏的兴致。
  日本仆从伸出拿着短刀的手臂,挡住杨衮身后的随从,又鞠躬指着前面寺庙的门口。杨衮气喘吁吁对随从道:“你在此等我便可。”
  他独自循着方向走进去,长吁了一口,累得想马上就坐下歇气。
  就在这时,杨衮察觉有人跪在自己身后,他急忙回头一看,见一个穿着衣裙背着枕头的女人正拿毛巾擦着地板上的泥印,他低头一看,靴子上全是泥,而这寺庙厅堂的地上竟也一尘不染。
  杨衮不动声色地把靴子脱了。
  没一会儿,一个面目清瘦、身材有点矮小的光头中年男子走了出来,鞠躬道:“贵客定是大辽使节杨君,本人乃邀请杨君的小野好古。快请入座。”
  杨衮沉住气,先以手按胸,向那人执礼罢,这才走到一张茶几前,见有个蒲团,便盘腿在蒲团上一屁股坐下来。他把帽子脱了,顿时露出了秃顶髡发。
  或许这日本男子觉得他很怪异,但杨衮同样觉得这厮奇怪,剃着光头当和尚,却又是武将,寺庙里还有穿衣裙的女人……
  小野好古微笑道:“大辽契丹人见面执礼是不说话的?”
  杨衮道:“汉儿见面会寒暄,我们只需鞠躬表示尊重主人。”
  小野好古点点头:“不同地方来的人,习俗不同,我们得渐渐才能了解。”
  杨衮琢磨稍许,回应道:“我便是杨衮。”
  小野好古听罢顿时又笑了一声,道:“那么杨君此番不远数千里来到平安京,便是为了帮助我们抵御中原的进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